返回第一章 重生陶应(1 / 2)三国之应谋天下首页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

徐州。下邳。刺史府。

“唉,什么狗屁倒灶的重生,连一点光环都没有!”

“没有狗系统,就没有金手指,生在这汉末三国时代,让一个现代人,在一群“插上毛比猴精,拔了毛比人还精”的古人之前,怎么混啊!”

“不过,这也是个好时代啊,至少有权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

享受着四个年轻貌美如花的丫鬟用纤纤玉手进行的全身“莞式”按摩,陶应暗自一会儿吐槽,一会儿感慨。

穿越过来已经三天了,陶应慢慢消化了前身的记忆,也逐渐适应了现在的身份。

“陶应,字重光,陶谦嫡子。”

陶谦这一脉,第二代就两个儿子,大儿子陶商,小儿子陶应。

陶应,也是一个被淹没在三国历史长河中的郁闷官二代、富二代。

“唉,真可惜了‘重光’这个字啊!”

“重光”嘛,就是日和月相合,寓意不言自明。

千年后,有个叫李煜的人,也给他起了一个字,就是“重光”。

“看看人家,成了南唐后主。”

可再瞧瞧陶应,来过世上一遭,跟没来过一样,整个三国的词典里,除了“陶应”二字,什么也没留下,要多寒酸有多寒酸。

“同样是官二代,再看看人家袁术!”

袁术虽然被曹操评为冢中枯骨,自不量力称帝作死,但好歹也风光无限,历史闻名。

可到了陶应这儿,不仅“称霸徐州”的亲爹陶谦不重视,就连徐州士族、大户,都没有一个正眼观瞧的。

最终,陶谦死前,宁可“三让徐州”于“大耳贼”刘备,也不给儿子留半分田。

陶谦死后,无论是陶商,还是陶应,皆淹没在了历史的尘烟之中。

“不行,重生都重生了,哥一定不能重蹈只知到处游荡、不务正业、窝囊一生的陶应覆辙,哥要逆天改命!”

既然重生为“陶应”的事实已无法逆转,陶应自然不愿意重蹈历史覆辙,让曾经发生在原主身上的“悲剧”再出现在自己身上。

“是陶应也挺好,至少哥可以‘韬光养晦’。”

“生在汉末三国这样的乱世,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不遇到他娘是‘开挂’的前辈,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说横扫天下,至少可称霸一方吧?”

如此一想,陶应心中原本对这个“陌生时代”的那点怯意霎时消散无形,一股油然而生的蓬勃战意,在胸中肆意激荡。

“哥的家世虽不及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也可能比不上处于蛰伏状态的曹操,但起码比眼下落魄的刘备起点高许多吧!”

陶应一边享受着来自东莞姑娘的按摩,一边对自己眼下的处境反复掰开揉碎了推演。

“啧啧,身为徐州刺史的儿子,这身份简直就是VIP待遇啊!”

陶应愈琢磨愈舒坦,愈寻思愈兴奋。

“哥这一开始就有着丰厚的‘创业’本钱,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在陶应眼里,他至少有陶谦这样的爹,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地盘有地盘。

“若还不能经略出自己的一方天地,说实话,这么废的‘陶应’,不用别人动手,哥自己找一罐蜂蜜,将自己毒死得了!”

创业的资源很丰富,起飞的点也不低,这是陶应庆幸的地方,也是未来生存的依仗。

“就是忠心的人少了点啊!”

这不能全怪陶谦,除去他嫌贫爱富、年老体衰、后继无人的因素外,关键是,陶谦乃徐州的外来户,初来乍到,与地方豪强的磨合时间太短。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哥又不是原来历史上的那个陶应,绝不会坐以待毙。”

如今中平五年,正是抢拉人头的最佳时机。

当然,也是瓜分人才红利的最后时机。

“对了,这个时间点,同为外来户的臧霸就亡命在东海郡,孙氏兄弟等一帮泰山贼也跟着他在混。”

一想到臧霸,陶应眼前一亮。

若能赶在十月黄巾军再次大规模进犯徐州、青州之前截胡、招揽“泰山四寇”,陶应就有了自己的起家班底。

“唉,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

陶应又暗暗摇头,他虽眼热臧霸,但也无法罔顾历史。

“若没点实力,即便招揽,恐也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啊!”

臧霸被陶谦招揽后,也不曾薄待于他,可臧霸却拥兵自重,与陶谦离心离德,还阻挠陶谦对琅琊相阴德动手。

“也是个不甘寂寞之辈啊!”

若是过去,陶应会单纯理解为臧霸不看好陶谦,所以才会选择曹操。

但现在,陶应不这么看了。

臧霸在徐州,只是借鸡下蛋,他的最终目的,还是想成一方诸侯。

“之所以最后投靠了曹操,恐怕臧霸已穷途末路,没有腾挪的机会了。”

陶应神色起起伏伏,阴晴不定,瞅得四个替他按摩的东莞侍女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