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军方来人(1 / 2)四合院:崛起之平凡之路首页

接下来的两天,俩人连夜赶工,把三十根鱼竿制作出来。

又用了五天夜间时间,把四九城方圆十公里范围内的无人问管的竹林都砍了回来,堆满了李国荣的房间和小院,李强估计了一下,差不多有一万多根。

按王多喜承诺的价格,这里面有五千元。

李国荣听到这样一笔巨款数字心都要停止跳动。

这年月,三十块的平均工资,不吃不喝要攒十几年。李国荣老爸行政级别十级,每个月也才七八十块,也要攒十年。

可用后世眼光,这点钱才到哪里,一顿饭钱。

凡事适可而止,李强也知足了。

不再为钱愁了,就要考虑小日子过得舒服一些。

李强考虑换个房,于是就托李国荣打听。这个时候的房子很便宜,一个平米大约三十元。

在新房没有到手之前,李强想把自己的现有的小窝装扮一下。

自己先按后世跃层小公寓的样式画了个图纸,让李国荣找了工程队。

别看是个小耳房,高度没有正房那么高,但也有三米多了,人字坡顶的,中间空间还是很宽敞的,做个跃层面睡两个人完全没有问题。

李强原本考虑一次装修到位,可后来想到这是六十年代初,还是低调一点好。

原本要用墙纸的,后来改为刷大白。这时候的墙纸还都是进口的,只有高级宾馆能采购到,敢用。

地面和卫生间也是用白色细条瓷砖贴。这个年代不是没有地板,不敢用。

马桶也不要谈了,因为卫生间面积太小,马桶一放人就没有洗澡的地方,只能做个蹲坑。

谈好价钱才一百块钱,预计工期十五天。

李强让李国荣以他的名义进行装修改造,就说是他准备借用一段时间。

这期间,李强都没进四合院,就怕引起四合院里众禽的嘱目。

但是李国荣出面就不一样了,大院里半数以的住户在轧钢厂班,自然知道李国荣背景。就算只有易中海一人知道,效果是一样的。

要不是李强现在住的房子又小又破,以四合院内贾张氏、阎富贵、刘海中的德性,早就瞄了。

这几户都是家中人多,房子不够住,自然想着多占。甚至贾张氏都在为只有十岁的孙子棒梗结婚用房作提前考虑了,一如易中海的养老大计一般,提前量十足。

李强没有四合院定点签到系统,也不是非得住在这里,但是穿到了这里,冥冥之中与四合院也是一种缘分。再说,房子不能便宜这群禽兽。

李强叮嘱李国荣,在院里出现时要表现出高干子弟的样子,不要答理这些人,并将每个人的特点分析给他听了。

李国荣前些天在食堂就听李强说了些四合院的事儿,特别是秦淮茹的事儿,现在听李强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所作所为,李国荣懵了。

这是在免子国?这是在四九城?这是咱四九城的爷们?

李强之所以把李国荣推到前面,还有一方面的原因,这孩子太单纯了,属于那种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一类。把他置于四合院,让他感受一下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险恶,对李国荣日后的仕途绝对会起很大的作用。

房子装修期间,李强又发现了无数商机。

比如箱式热水器,热得快,墙面装饰纸,吊顶装饰板,新式家具,小型散热炉,燃油炉等适合现阶段社会百姓生活需要的东西,其他如空调,冰箱,彩电这些还要等几年,手机,电脑,汽车怕要十几二十年后了。

这些,不能单干,通过什么途径去实施,还要认真考虑一下,有机会还是要去乡下偏远的地方转转,特别是一些小的乡镇集体小厂。

俩人在小窝装修期间,都睡在李国荣家里。李国荣天天看着李强小窝的变化,也拖着工程队来自家房子里看了,进行测量,说要按李强的风格也装修一下。

这房子若是装修好了,在四九城又是独一份儿,倍有面儿!

李强自是知道这小子的心性,也由着他,只是再三告诫他,财不外露。

期间,一天夜里,李多喜安排一辆车将一万根竹杆拉走了。

这样李强手,有七千元的存款!

这个年代,一个小年轻手有这笔巨款,常人根本难以想像!

有很多家庭几代人一辈子都存不下这么多钱!而这是李强不到一个月挣到的!

李国荣也将自己的三十根鱼竿的销售任务完美完成,收获四百多块,天天拉着李强下馆子。

李强每三天带着李国荣中午去一趟轻工机械厂,指导鱼竿的生产,给他们设计并画出了“四九”牌鱼竿的商标,并让李多喜按自己的营销策略实施。核心市场还是以京津冀为主,沪杭为辅,全国铺货,抢先占领市场,打响品牌知名度。

李多喜自然也是知道这种鱼竿容易仿制,所以工人二十四小时开工,首批投放市场五万根。并按李强的建议,同时跟货一起印刷了近一万张宣传海报,重点宣传了厂品的结实耐用,不易脱节,不易断,能承受最大限度重量多少公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