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意用兵于长狄,则高唐为重镇。”
“高唐独居河曲之地,不通于济水,故临淄之士卒,薄姑之粮秣,皆先溯济水而上,至于祝柯,然后北上二百周里,行陆路至于高唐,如此,费力迟缓,于军不利。”
“河水东流,自高唐转而北上,故为沟渠者,必取道于此。”
“此处须开新土,不若渑水之便也。需自高唐发徭役四千人,又输粮者四千,开挖半年,方能成功。”
八千人,两个月,就能开一条运河?
当百里视很自然而然地说出开通沟渠之事,诸儿很是吃惊。
前世听说隋炀帝开大运河,征发数百万人动工,死者不计其数,才凿成那条南北赖其通波的大运河主线。自从参政以来,诸儿甚至根本想都没有想过开凿运河之事。
“足下所言...非虚?”
“非虚也。”百里视当即肯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此事非同小可,足下未误算乎?”
“岂能误算?”
“沟渠宽、深几何?”
“宽五寻,深二寻。”
百里视动笔,重新给诸儿验算了一遍。
不过,诸儿仍是不信的。除非自己亲自计算。
第一条运河长四十公里,宽八米,深三米二,简单估计,土方量为一百万立方出头。
工期两个月,每日挖土一万七千立方。
四千人,每人每日分摊到四个立方多一点。
百里视愣愣地看着诸儿用着莫名其妙的算式,不知所以的单位和数字自己核算了一遍。
四个立方...
这是每名劳役每日承担的工作量的最大值。
至于实际值...
也不知道那里的土质究竟如何,原本的水道,又能省去多少功夫。
诸儿自己并未干过工程,也不知是多是少。
不过此事简单,只需派人去试挖几日,便能知晓答案了。
诸儿也不至于外行指挥内行,既然百里视有这个自信,不如使其放手去干。
当明年出师伐郑之时,若有一条水道自临淄通往薄姑,确实能省去大军不少功夫。
只是...征发徭役消耗的粮食,只能由公室承担了。诸儿离开临淄这么些天,如今公室的粮仓账簿上究竟还有多少结余,还是个未知数。
通往高唐的水道,可以暂时计划着。鄋瞒的长狄现在尚不是齐国主要的征伐对象,为此专门调用人力物力,还为时尚早。
“足下且去安排人手,先试掘渑水。”
“若试之,可,则将此案议于朝堂。”
“开工之日,务要记得——”
“不许虐待劳役之人!”
“敬诺。”百里视笑眯眯地拱了拱手,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