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此举甚为不妥(1 / 2)千古一帝从卖官开始首页

终于来了!

“不知刘太常对于此事有何见解?”

刘宏看向刘焉,不动声色的问道。

“陛下,益州地处偏远之境,朝廷难以时时监察,因此极易生出一些欺上瞒下、罔顾国法的贪官污吏,前有刺史刘隽,后有刺史郤俭,这都是前车之鉴呐。”

刘焉轻叹了一声,语气沉痛的道,“每每想到这些地方的百姓因这些贪官污吏受苦受难生灵涂炭,臣的心便如刀割一般疼痛,因此臣斗胆建议,请陛下削减地方刺史与太守的权力,重新设立州牧制度,再挑选那些为政清廉、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领州牧一职,如此即可防止地方官员胡作非为,亦可代陛下镇守一方确保安宁,而陛下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掌控,乃是一举三得之策。”

“重置州牧么?”

刘宏并未急于作出评判,而是微微抬起目光扫向那些跽坐于前排要位的官员。

颍川陈氏,陈纪。

弘农杨氏,杨彪。

汝南袁氏,袁隗。

汉末四大世家,如今只有颍川荀氏不在朝堂之上,但这并非朝廷不曾征辟,而是荀氏自第二次党锢之祸时便弃官而走,自此多次征辟察举都寻找藉口拒绝应命,阖门自守。

与此同时。

这三人此时也正抬头望着刘宏,除了略微有些复杂的眼神,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没有人能够看出他们正在想些什么。

“……”

与刘宏目光相交的那一刻,陈纪与杨彪立刻像是商议好了一般,默默的低下头,将那没有表情的脸与略显复杂的眼神全部隐藏了起来。

唯有袁隗正面迎上了刘宏的目光,眼中似是划过一抹极为隐晦的期待。

不过不久之后,他也默默的低下了头。

只是握着笏板的手似乎有些用力,至少比陈纪与杨彪用力,以至于双手的动作略显僵硬,手上的骨节看起来也更加明显。

“这些老狐狸在观察我,评判我,审视我,却并不打算点醒我……”

刘宏心如明镜。

这些人代表着各自家族在朝堂上的利益,在没有触及己方利益、或者无法获得利益的情况下,他们向来坐的很稳,极少主动站队。

但同时,这些人也绝不可能想不明白“废史立牧”之事对大汉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可能连刘焉的想法都已经揣测的一清二楚,他们只是在装糊涂,在明哲保身。

毕竟。

此刻站出来公然反对刘焉与十常侍,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就算“废史立牧”之事成了事实,其实对他们也并无太大影响,并不会直接降低他们与家族的影响力,相反他们说不定还有可能分一杯羹。

甚至就算天子废了,大汉没了,对他们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天子。

哪怕后来董卓专政,天下三分,再到魏晋,这些世家也始终左右着天下局势,就算个别世家的确付出了惨重代价,那也是这些世家自己的选择,是他们为了更大的权力甘愿付出的代价,愿赌服输。

刘宏又看向大将军何进。

“……”

何进此刻则是挺胸抬头,目光清澈,注意到刘宏看过来,他甚至还微微勾了一下嘴角回应刘宏的目光。

这个家伙的城府显然没有几大世家深。

看样子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重置州牧究竟意味着什么。

倒也难怪,何氏进入朝堂才多久,根本就没有几大世家多年沉积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