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知微见著!(2 / 2)大明:拿命调教太子,皇帝泪崩了首页

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政府在运输盐需要耗费最大的财政负担,不是盐的本身,而是天南地北的运输成本。

民间百姓想做盐巴生意,首先要从官府中获取盐引。

但最初的盐引是很难获得的,价值很高。

久而久之,明政府在北疆边境出现了粮食危机,在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之后,军屯制度开始被破坏,军兵们屯田种不出来多少粮食了。

基于这种前提下,朝廷就需要负担边境的粮食供给。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运输成本依旧高昂,明政府在运输到九边的成本越来越高。

明太祖朱元璋就想出来了一种办法——开中制。

简单点说就是,朝廷给商人发放盐引,但前提是,商人需要负责将湖广两淮等地的粮食运输到九边军队中,九边军队再开出勘合,商人用此勘合去问朝廷兑换盐引。

盐巴的生意,这其中的利润多大,可想而知。

所以明太祖在采取开中制之后,立刻解决了边境粮草短缺的问题。

可时间发展到两个甲子年后的今天,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开中制渐渐开始被破坏。

崩坏的原因就是商人用盐引兑换不到盐了。

为什么?

因为明政府滥发无度,又加许多豪强藩王外戚权贵们会侵占盐引,就现在的弘治皇帝,都会时不时奖励盐引。

造就的局面就是,盐引越来越多,但是兑换盐要开始排队走关系。

商人们看不到利益,也就不愿意继续执行开中制,开中制开始崩溃。

但别认为商人就被朝廷戏耍了,实际不然,开中制造就了明朝最严重的一个危机。

各地大商崛起,比如山西晋商,就是攫取开中制之利而崛起。

这些商人自然十分聪慧,他们崛起之后,开始割韭菜。

割的自然是小商户,他们将手中的大量盐引折价卖给小商人,对下隐瞒盐引难兑盐的政策情况。

如此之下,山西大商很完美的转嫁了风险,将所有风险都转嫁给了小商户。

这些东西,看起来找说商人,但自古一来就是商而优则仕。

发展到万历时期,首辅部堂如张四维、王崇古就是凭借盐引之利,掌控了整个朝堂。

到明朝末期,山西商人已经开始和努尔哈赤做起了钢铁生意。

一件小事能折射出来明朝更大的管理漏洞问题。

开中制和盐引破坏之后,若是现在不完善管理,对大商贾给予抑制,它们就会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厚照认真的听着苏策的分析,惊讶连连。

连他这个皇太子都不清楚,大明的盐业制度已经分崩离析到这种程度。

躺在屋顶的魏红樱则暗暗惊奇,她又对苏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好像懂很多嘛。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如此知微见著,折射出朝廷的大事……

嗯,有点东西的!

可惜了,不去当官,哦,他的身子也当不了官,可惜了。

.............................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谢谢大佬们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