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他赵云龙能抢,我为何不能!(1 / 2)三国:悍匪猛将云龙兄首页

只为吃饱饭。

朴实无华的说法,曹操心里很清楚,这只是说法,若是说赵风本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他可能就信了。

但赵风懂兵法,这就完全不一样。

有家学师承,一定是想要成事的,不过不管赵风的所求如何,至少现在是同道中人。

可同行一段道路,倒是可堪一用。

“那就,交给你了。”

曹操伸手拍了赵风的肩膀,此前的愠怒早已烟消云散,甚至略有宽慰。

“刺史敬请放心,此战必胜,黄巾贼强弩之末,不敢硬战,只要将他们阻隔在兖州,不出一月就会慌乱而缺粮,我明日,就先为刺史为先锋卖命!”

赵风抱拳而走,求得了大军前行,也求得曹操亲临战场急攻黄巾,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走后,曹操欣慰的笑了起来,转脸对荀彧解释道:“此人可用,不是庸才。”

“嗯,方才几句言语,应当是家学并不浅薄,”荀彧赞同点头,面色有思索意。

荀彧一向是不苟言笑之人,轻易不会有笑容,曹操给他面子,笑言解释,但荀彧还是会当真,顺着话认真回答。

“文若,听过他说的那几句话?”

“未曾,不似儒学之语,却也甚妙,这人来历是冀州,却声称是并州人士,又得高唐令写信求荐,还得再了解。”

“他若是如此声称,就要问问是否小时候过继给他人过,又或者问询师承是否当做其子,总之,等安定下来再问吧,此人疑点重重。”

荀彧不重出身,但是本能的会想要去了解,这个赵风的出身……说白了就是成分过于复杂,荀彧并不会轻信任用。

赵风要以此立功,那就是相当于用命来换功绩名声,这倒是常理,荀彧不会觉得奇怪。

“不过,身份有疑点的并不只是他一人,现下营中很多人都是如此,来历不明,明公并不在乎这些。”

荀彧对此不反对,但不代表他对这类人就有好感,赵风毕竟难入他眼,这是多高的品质都没办法消除的。

荀彧顶多能保证不主动嫌弃他。

虽说现在推行唯才是举,但是自己举荐起来的寒门与白丁,说是不看出身,但若是细数便可得知,至少也都是豪强。

哪里会推举赵风这种出身不好、且来路不明之人。

想到这,荀彧狐疑的摸了摸下巴,思索道:“这个赵风,应当是有些本事,现在也知道有求于明公,自会收敛,至少等局势都有安定之后才会再有异心。。”

“不错,”曹操背手而笑,颇为舒适的起身稍微活动了肩膀,长舒一口气后,对荀彧傲然道:“他的战功功绩必须要有人记录上表,岂敢不尊。”

这句话说得傲气,仿佛已将赵风的性子与前途基本上拿捏,故而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态度。

无形中,也让他稍稍安心了些。

至少,麾下出了个值得注意的可造之材,敢于进言,敢于进去。

有属于他自己的野心,人若无野心,要么平庸要么虚伪。

这个人不错。

……

“主公,参军他,在临走之前卷了三百捆箭矢,还有四百双草鞋、五百套皮质甲胄而走……”

军需的老徐是个老实人,他拿不准的事情,还是会亲身到曹操面前来问询的。

这句话让曹操真正体悟到了赵风的用心,然后开始迷乱。

他这是小聪明,还是大聪明?

大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