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我看看他,藏了什么东西(1 / 2)三国:悍匪猛将云龙兄首页

“死士。”

曹操不免深看他一眼,这个词的含义,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便是在除贼平乱的时代,要有一支悍不畏死的兵马,也需犒赏方才可多死士。

求死易,求生难。

死士虽然是赴死而去,但谁不想从死局里面杀出来,得更多功绩。

这种战况下,曹操的确需要死士来震慑黑山,将他们打退,十余万众的黑山军,若是下东郡不成,自然会北上。

自己是应袁绍之邀,与之除贼,说是策应但实际上东郡也在这些黑山贼的攻打范围之内,若是不出兵抵抗只能沦为贼寇刀下败将。

损失曹氏名声不说,真正丢失的民心是多少年治理都换不回来的,治理十年得富足,但若是没有抵御寇乱的能力,百姓之会奔逃。

而且赵风的话里,似乎还有兵法的影子,看起来这小子不光是敢战场抗命,还有点才学。

“善攻者,不知其所守,乃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你是读过书的。”

这不是问句。

曹操对赵风不免另眼相看,一个白身,去何处得这些书籍来看,桓灵以来暴乱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又有党锢之祸,将儒生士子遣回家中,历经了太平道祸乱,识字之人都极少,更别说能懂得学识兵法者,军中这样的人才越多,事情也就更为简单了。

原本曹操打算打压几句,但现在想法变了。

这样的人,没必要亏待,更是要重点关照,看他到底还有多少能力,既是出身行伍,不是名士之流,就不需以重金繁礼去请。

自己培养推举起来的人,以后要好用很多,只是他这性子……

罢了,有个性的人,才有可能晋升为大才,如果都是唯唯诺诺的庸碌之辈,给再多的奖赏也无用。

不如,再给他出一个难题。

“既如此,我领你此情,就当做是立功无过,但却也不能大赏,从结果论,你的确是为战局立下了大功,一战斩杀了黑山军头目,功不可没。”

“但若是大赏,恐怕难以服众,毕竟在军营之中,都知晓你赵云龙是抗命而去,这样吧,那些降兵,你尽可去收拢,若是能有人肯跟你,我为你补齐军备粮食。”

“如何?”

“那行!那就说定了!”

赵风大喜,赌对了。

这位后世魏武,气度的确不简单,在有利益与目的的权衡下,他的气度可以无限大。

当然,只要不在寻常时候出言不逊的辱骂,不在无需进言的时候去猜测鸡肋的心思。

至少不会有杀身之祸。

刀尖跳舞无所谓,富贵都是险中求,和自家上司斗也是其乐无穷,赵风把准了第一道脉,顿时表现得喜形于色,乐而拍手。

“那我就去了!太守您真好!以后我们就跟着您了!我这就去招募!”

“呵呵呵!”

曹操背着手直视他面容,直言不讳的道:“你这人,倒是也实在。”

“倒不是因为可以招募降卒,得您军备,而是为了这份大度!格局!这才是大诸侯的格局!”

赵风面色认真到感觉有肺腑苦色,眼中泪花盈动,喜悦之中带着感动,边竖着大拇指边倒着出帐去。

顺便拿了桌案上一篮果子,典韦效法也拿了一坛酒。

“哈哈哈!!”

曹操只看了在眼里,并不在意,大笑了几声,觉得他说的格局二字,有意思。

身为诸侯的格局。

也就是雄主之远望与心胸,不过用的却是个几乎未闻的词汇。

格局,说的应当是人于俯仰宇宙之间的定位、是观寰宇之眼界、是廓山峦沧海之心胸,乃是一个汇总之词。

这人不光是有才,恐怕甚至还是妙语连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兄弟。

曹操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抿嘴含笑,胸膛不自觉的挺直了些,白丁奇才,因唯才是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