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假期(2 / 2)言他首页

“我感觉好像轻了一点,你来抱抱。”

周妈把手电筒和蒲扇放在椅子上,小心翼翼的接过儿子,掂了掂,“果然轻了。我就说他们两个男人怎么能带得好孩子。”

“你看,小脸都瘦了好一圈。”

……

姐妹俩一进屋就开始绕着儿子变轻的话题巴拉巴拉。我和枕边人则讪讪对视往厨房走去。上次是在枕边人家吃的饭,那么这一次就必定是在我家了。

厨房的桌子上有三个碗,两个大一个小,每只碗里都有两个鸡蛋。我去上了个厕所出来,枕边人已经坐在桌旁狼吞虎咽了起来,“在屋外就闻到了醪糟的味道,真香,你妈做的醪糟汤圆比重庆的要好吃。”

他向来喜欢醪糟,听说说做醪糟的过程很简单,但这手艺我却没学到。

“你那狗鼻子就知道闻好吃的。”

我坐过去,他帮我把碗端过来,“你尝尝。”他稀奇的模样好像以前从未吃过似的。我淡淡的喝了一口,甜中带着细微的酸,的确好喝。

“你才狗鼻子。也不知道是谁,小时候藏在谷子里面的糖也能被他找到。”他又忽然接话道。

“对,就连挂在梁上过年的糖也能被他翻出来吃掉。”我亦附和着小时候的事情。刚说两句,母亲和周妈就带着儿子过来了,一人讨好的说,“少吃一点好不好,不然晚上回饿肚子。”一人溺爱的宠护,“吃一点,吃了我们明天就去街上买东西,我们孙子要啥就买啥。”

“我要买掉一整条街。”儿子在那用他幼稚的思维yy。

“嗯,好,那我们就买一条街。”

“不,我要买两条街。”

“好,那我们就……”

“遇知,下来吃饭。”我喊了他一句,他傲娇的一扭头,对着我哼了一声就不再看我。他知道,一回老家,有了二老的庇护,整个世界就成了他的天下。

枕边人在一旁狂笑,“我就说回了家你就管不住他了吧,你还不信。”

“下来,吃饭。”我又喊了一句,适当加重了语气。

“你这么凶做什么。”母亲立马对我吼道,“你小时候不吃饭,我有吼过你吗?”

母亲这话说得义正言辞,记忆里的她可不是温柔。上小学的时候,哪一次我不吃早饭不会被她拿着一大根黄荆绕着屋子追赶,现在想来,当时也是笨,我就不知道直接往学校跑。最后被逮住了,不但会被一顿打,饭也还得继续吃。

“难道你不想让他吃饭么?”我揉了揉额头,问道。

“我们刚刚都快哄好了,你一说话,还叫人家怎么吃。”周妈说。

“那不是。”

苏遇知小朋友又傲娇的看我一眼,呼的搂抱着母亲的脖子,“不吃。”

“儿子,快下来。”枕边人道,“不然回重庆了,你爸会给你报一个跳舞的兴趣班。”

他还是怕跳舞的兴趣班,不过也成功得到了“买下三条街”的承诺。

承诺虽有,奈何第二天就下起了小雨,我本找着下雨为借口说不带他去上街,但小家伙在母亲和周妈的疼爱下恃宠而骄,硬是为自己争得了机会。

在农村逛街,大家都会背着一个背篓,翌日天刚亮,灰蒙蒙的才刚能看清地面,母亲就把我叫醒了起来,说是早点去街上这样才不打挤。我看了看时间,才六点过一点,“人家卖东西的都还没摆摊吧。”

“摆了,你以为人家做生意会像你这么懒,要是都像你这么懒,人家还不早就饿死了。”

起床后就是协商要不要带儿子去上街,经过一番被二老“批斗”的讨论后,我妥协完败。枕边人不帮我说话,坐在车里却看起来比我更无奈。他仰着脖子坐在驾驶座上,想打瞌睡又不敢打瞌睡。只要一有垂首的姿态,周妈就会说“叫你早点睡你不听,你以为你把声音关了,我就不知道你坐到了几点。要不是孙子要看动画片,我早就把电视卖了。”

我们两家的电视都是为苏遇知小朋友而买,在儿子闹着要看动画片之前,母亲和周妈都没有看电视的习惯。晚上吃了晚饭喂了猪后,要是天气晴朗,她们便和住得近的邻居唠嗑唠嗑,要是下雨,便早早熄了灯睡觉。不过,现在却不像以前,有了电视后她们都疯狂热爱战争电视剧,有时候甚至还会熬夜到凌晨。

“要不是儿子要看动画片,我回去也把电视卖了。”我呵呵笑道,打开车门把他从驾驶座上换到了副驾驶位置。

“那是房东的电视,你要敢卖,你回去试试。”枕边人仰头倒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你昨晚看到几点?”我看了看还在磨蹭的苏遇知,他又在追赶那只大花猫。

“两点才睡。”

“怎么那么久。”

“没有你睡不着。好了,别说话了,我先睡一会儿,到街上的时候再叫我。”

到了街上,人竟不少,各家商铺和小贩都已经摆了摊开门迎客,只有那些各色的银行偷懒严重,在我们买完了菜后也没见有开门的动静。

购物的过程还算轻松,不过却出了一段插曲,不肯让我们掏钱付账的二老趁着我们给儿子买糖葫芦的时候偷偷跑了。等我们给儿子买了“三条街”——三个糖葫芦,她们已经没了踪影。

想来天下所有的母亲们都是这样,不论自己的孩子有多大,二十三十还是四十,只要还没有成家立业,在她们面前就只是永远的孩子,需要她们照顾的孩子。尽管有时候她们的唠叨和不加掩饰的嫌弃会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可她们的心里所装,都是对我们满满的爱。

在家呆了两日,估计我们每人都重了两斤,爱有时候会被藏得很深,可是体重是绝对不会说谎。

离家的时候,那只被儿子折腾的大花猫终于松了口气,从屋里悠哉悠哉的走了出来,趴在椅子上懒洋洋的看着对儿子不舍的二老。

曾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很形象又好笑的话题,博主们晒出的照片都是回家前后备箱空荡荡,离家时后备箱满满当当的图片。回重庆的时候我们后备箱虽然没那么夸张,但也不敢小觑。

“孩子都瘦了,要记得每天都要给他煮两个鸡蛋,多带点。”

“我们这个蛋没有喂饲料。”

“上次带回去的腊肉吃完了没?”

“还没有。”我说。

“等一下,我回去给你们拿一块。”母亲压根就没听我说话,飞快的跑进屋里,说是拿一块,实则三四块。

“香肠呢,香肠吃完了没有?”

“才吃了一点,不用拿了。”枕边人说。

“好吃吧,好吃就再带一些过去。”周妈又飞快跑进屋里,提了一大口袋香肠过来。

“李子,我已经把烂的都挑出来了。”

“桃子……我们自家种的,没打药,比城里的好。”

“对了,鸭子,昨天杀的鸭子……”

“咸菜好吃吧……”

“花生呢?”

“要不要带一点大蒜去?”

……

除了她们自己,母亲们把能装进车里的都装了进来。我们上了车,二老并肩站在柏树下,一遍一遍的叮嘱和威胁我们要把儿子照顾好,要是下次回家再瘦了,就唯我们是问。从前没有儿子的时候,我们每一次出门她们也会站在那颗柏树下,只是那时候的柏树还没现在高,也没现在大。母亲们也还是满头青丝,没有爬上银发。唯一不变的就是她们的笑,像现在这样,慈爱的脸上带着笑,嘴里唠唠叨,“在外面多吃点,不要节约,要是钱不够,打电话给我,我给你寄……”

原来,这么多年来,每一次离家的我们都是她们心里的牵挂;原来,这么多年来,她们一直都在牵挂。

“韩一”

车慢慢摇出小村,行上灰白的水泥路,两道的风景又成为思念,我喊了一声枕边人的名字。

“怎么了?”

车穿过小时候奔跑过的山坡,这是我们去上学的必经之路。只是,为了修路,如今山平了,山上的树也没了。

“没什么。”我道。

车在颠簸,路在前方。

2018-06-28-多云-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