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南平哀歌(2 / 2)隆唐首页

“阁下既已决定杀高氏全族,又何必多此一举,杀了我侄,再来杀我又有何不可呢”高保寅见过李煜的表演曾有多么忠厚,也明白为人忠厚者要么是真仁义,要么,就是个无心无道的卑鄙之徒,所以今日无论如何他都是要死在这里。

“不!别杀”高继冲喊出最后几个字,后被李煜一刀没入腹中,手握刀柄挣扎片刻,不可置信的看着李煜,便躺在地上没了鼻息。

“我高氏一族可死,可否请阁下,饶过这些王臣,自古仁君得地绝不屠城”

“朕说了,陈乔若死,尔等须为他陪葬”李煜这句话始,又将眼神递给刘仁赡,刘仁赡随即会了君意。

“一个不留!”只一声令下,南平诸臣随即人头落地,李煜又缓缓靠近高保寅,然就在李煜欲举刀的一刻,高保寅又是一个触及灵魂的发问。

“阁下今日之举,有违天道,不怕担上骂名,亦不怕失了德行?于天有愧吗?”

“放肆!胆敢侮辱天子!”林仁肇识趣的向前,要举刀讨宠,却被李煜一眼劝退。

“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汉民深感国裂之苦,朕行一统之举,亦要用些强硬手段,开创历史的帝王绝非墨守成规,也绝不会开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况且,今日之事,史书会记载你高氏一族背信弃义,而大唐只是承了国辱兴师问罪,朕,无愧!”李煜毫无波动的对答而道,只是有没有愧,也只有他自己清楚。随即刀锋一闪,将高保寅也砍杀在地。

且说,南平王臣被血洗之后,殿内只剩最后一个南平旧臣,那便是孙光宪,至于这孙光宪,确实令有用处,当然,孙光宪的死也是必然的,仅一个为求活命把旧主高继冲当筹码,这一点就决定了李煜不可能留他,只不过,孙光宪用不着他亲手来杀。

孙光宪若死,还须死在南平西境,那便是,南平最后的一点希望,李景湉的归州军。按照地域来说,南平归州西境便是西蜀国,然西蜀国向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景湉若要领兵投降西蜀,蜀国是犯不着因为南平之乱引火烧身。

又说李景威为证忠贞,以死明志,李景威一脉在南平皆是忠烈,即便是西蜀愿意接纳李景湉,李景湉也必然不会投靠西蜀,必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唐军死磕。

而南平之下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眼见唐军拿下江陵如此神速,此时派兵已然来不及,所以,南平国现在算是基本灭亡,只剩下一个归州李景湉,李煜遂命宁国军节度使林仁肇领兵两万去剿灭人数不到一万的归州军,以孙光宪为使臣入归州城劝降李景湉,当然,劝降的结果已经不言而喻,实际上就是把孙光宪这个亡国祸首的命送给李景湉泄愤。

而后又留五千精兵驻守江陵,从鄂州之地调兵千万荆北巩固南平北防。在江陵周边之地又行新田之制,至于拿下江陵改田,李煜是早便计划好的,历史千年,农民造反的原因只有一个,没田种,没饭吃,人一旦饿急了,不会在乎什么道德,什么国之大义。李煜也对这个时代的底层田民,佃客了解颇深,防止民乱的方式很简单,只要给其稳定的田亩,谁吃饱了撑的去造反。

将荆襄之地民制军事安排妥当后,李煜遂领剩下的亲军由荆湖走水路南下,踏上了回江宁府的路程,后又为昭显龙翔军首战大捷,遂于江陵留沁园春江陵诗一首:

独立仲秋,唐军北上,江陵城头

看万人抵战,漫城血染,石墙浸透,壮士夺楼

龙击翔空,敌首遍地,数万猛军争功头

怅寥廓,问江陵万里,谁主沉浮?

:写这一章,后面加个诗是因为有个月票金主爸爸喜欢一位开国名人的诗词,所以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加戏,其实我没什么文采,写的让人不舒服了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