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折银,按照大周通用规矩这叫地丁银,也是各家士族鼓励的方式,毕竟银子征收起来比粮食可要简单多了,储存方便,损耗也少,故计算起来要比市面通行的粮价要便宜一点。
往年征收秋粮时粮价一般在低谷,市价是四百文一石脱过壳的粟米,那么一般衙门便按照三百文也就是三钱银子一石的价格来从农户手中折银收取,折银后,该村可收取的地丁银为九百六十三两。
如此下来,这第一题便能筛选出此次参与竹升试之人中有多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
除了这种常识题和算学题以外,卷中还有考验医术药学的题目两道。
如这一题:
若一人在此刻得虚劳盗汗病,当得何脉?源何处脏腑受病?是何症状?即今宜用是何方药调理?若病情有变动,又如何救疗?
须引医经为证,以用药所出州土、性味、畏恶、重轻、奇偶、正辅、佐使、修制之法及处方,进行对答。
这道题涉及病候、脉诊、节气、治法、变证、方药等多方面,如此专业的题目自然难倒了一大片不通医理的考生。
题目中甚至还有一道军事判断题:
若两军攻伐,尔为城守,贼驱使百姓妇孺攻城,若放箭,妇孺亡,若停箭,则城破,该作何决断?
二十道题里只有一题属于送分题,乃是要求默写六章律吏章中任意三条条文,这道题只要是此前稍稍下过一点功夫了解到这次竹升试背景的考生,花点心思就应当没问题的。
除了这一题比较简单外,剩余十几道题道道如前述般困难,让人难以下笔。
就这样,直到开考过去了半个时辰,还有人只字未写。
不过黎珩注意到,他所在的这片区域里也有几人作答飞快。
这其中有垂垂老者,也有年纪轻轻的少年郎。
尤其是一青衫青年,半个时辰间竟然就已经完成了前六道,清秀端正的字迹写满了面前的那张纸。
要知道原本这第一场考核预定要持续三个时辰,直到酉时方才结束,看来他根本用不了那么久便能将所有题目全部写完。
嗯...顾望平么,可以多关注看看。
黎珩目光扫过青衫男子面前试卷上所写的名讳,心中暗想。
随后黎珩又陆续看过去另外几个好苗子,默默将他们的姓名和模样在心中挂了个号。
这些题目各有针对,专门为了摸清一般庸才了不起能答出十之二三,即使是某一方面的专才也不过能做出一半。
这便是他的目的,要筛选出最合用的,碌碌无为的庸才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
考虑到领内财政问题,他不打算大规模招录吏员,这次竹升试他只计划从中选取两百余人,能将各衙的缺额补齐便好。
......
这一章写的艰难,第一道题也算帮我重新梳理了一番文中的数据问题。
每日口粮消耗,是参考了《梁书.江革传》“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南梁的一升米大概是现在的三百克,所以三升大概是九百克,这个数量的主粮默认作为可以长时间维持生命体征的最低底线(前期赈灾那种临时性情况的还要减少计算,这里只算长期可维持生命的摄入),另外为了文中方便计算一石粟米设定重量合现在的五十斤,所以题目中的百姓每日消耗的粟米定为五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