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没拦住孙权,张昭身后的诸多文臣便各自散开继续讨论,“曹兵有八十万之众啊,这让江东如何应对?”
“对啊,就是,怎么主公就这么不听劝呢?”
孙权带着鲁肃自离开大堂,便一路去了偏室,孙权和鲁肃都坐下之后,孙权便询问鲁肃道:“卿意如何?”
鲁肃闻言便组织了一下话语道:“方才众人所言,必将使主公贻误终生,众人皆可降曹,唯独主公绝不可降曹。”
孙权一听,眼睛顿时一亮,鲁肃这下可说到自己心里去了,便急忙追问道:“为何子敬言众人皆可降曹,唯独我绝不可降曹?”
“如我等降曹,仍可不失州郡之官位,若是主公降曹,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马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若再想南面称孤,岂不成泡影?”
“方才众人之意各自为己,决不可听,主公宜早定大计!”
“唉,众人所论,令我大失所望。”孙权无奈叹气,当时堂中众人无报私心者唯有张昭,鲁肃二人,这些话自己又不好和鲁肃说,便继续道:“子敬所说大计,正与我见相同,此乃天以子敬赐我也!”
“只是曹操昔日得袁绍之众,如今又得荆襄之兵,军势威猛,恐难以抵挡。”
鲁肃一听,便明白孙权的意思了,想打但是怕打不过,得拉盟友了便略带兴奋道:“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来此,主公可以问他,便可知曹军虚实。”
“哦?卧龙先生来了?”
孙权一听诸葛瑾经常在自己面前吹嘘的弟弟,在荆州又流传卧龙美名的诸葛亮也来了,便顿时惊喜了起来。
鲁肃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此时正在驿馆歇息。”
“今夜已迟,明日我聚文武大臣于帐下,先请先生见我江东英杰,再升堂议事!”
“主公,臣告退。”鲁肃闻言点头表示明白,随即便也向孙权告辞。
被放进坞堡中的霍昭等人,被带到了坞堡正中的庭院中,先前在女墙上问话的老者再次出现在了霍昭面前。
霍昭又扭头看向周围,在火把的照耀下,最少也有快两百人穿着皮甲,腰间挎着环刀,虽然这些环刀的卖相也不怎么好,但是可以看出来,今天自己是逃不出了。
“你先前在堡外说你姓霍?你是哪家的霍?”老者坐在中间向霍昭问话,“是谁家的儿郎?荆州我记得荆州也有一支姓霍的?”
霍昭闻言反问道:“我在荆州数年,未曾听过荆州除了我,还有那家姓霍?”
“哈,小儿怪会说大话。”老者笑看着霍昭继续问道:“既然不是荆州的霍氏,那又是哪一家的?”
“老先生,我兄长乃是左将军刘皇叔帐下剽姚校尉也!这剽姚校尉你总该知道吧?”
“我如何不知,可你这小儿,居然也敢当剽姚校尉?”
“我先祖曾是,我为何不能是?”霍昭此时也不愿多言,便站起身来,走到老者面前看着老者说道:“霍昭,祖籍河东,我祖冠军景桓候也,昔日王莽篡汉,与我母家卫氏发干侯一脉,自长安迁家洛阳,吾父,北军步兵校尉霍安,凉州羌乱时,与壮节侯在汉阳殉国。”
在霍昭说自己祖宗乃是冠军景桓时,那老者连同周围围过来的众人都纷纷表示不屑,又听见随卫氏发干侯一脉,和北军步兵校尉霍安的时候,这才安静了下来。
“小子,我且问你,你说霍安那竖子是你阿耶,那你告诉我,你是他第几子?”
“吾父止我一子,吾父殉国汉阳时,我母才生下我,后我母随吾父而去,我便养于我舅府中。”
“这里每个人都姓霍,可都与你不同,小子可知为何?”老者捋着胡须问道。
“不知,请长者解惑?”霍昭闻言便拱手向众人行礼。
“你洛阳之霍氏,王莽之时,承嗣冠军景桓候也,同宗兄长,承嗣博陆宣成候,世祖光武皇帝重立大汉,你冠军景桓一脉随卫氏发干侯一脉迁往洛阳,我博陆宣成候一脉,则是留居茂陵。”
老者说完,又像是记起什么来了继续问道:“你这一支,如今还有几人?算起来你父称我为叔,你当称我为叔祖。”
“禀叔祖,目下仅存我一人。”
“唉,你父当年随皇甫将军自函谷来三辅,曾去茂陵见我等,英姿雄发,我等还以为我霍氏复兴在望,不料噩耗即至,后又逢关中乱战,我便带着族人来山中建了这坞堡。”
————————————————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终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与周瑜一起帮助孙权稳定局势。孙权每出征,留张昭镇守,领幕府事,并对张昭敬称为“张公”。张昭容貌严正,敢于直言谏诤,与其他士大夫一起采周、汉制度,撰定朝仪,以规范朝廷活动,体现出儒学朝臣的风范。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后孙权称帝时归功周瑜,张昭正欲赞颂功德,孙权直言,当年如从张公之计,今日恐已乞食,以致张昭惭愧难当。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