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我也曾对你的力量一无所知(1 / 2)大国科技:从芯开始首页

从青浦回来后,王芯一头扎进了崇明研究基地。三个计划分别由三个团队完成,各自有一个带头人。王芯作为总的负责人,每天连轴转的跟这些人进行技术交流。

上午去神农团队,下午去药神团队,晚上又去梦溪团队。

有时候事情如果太多了,可能还得加班到深夜。

不过,王芯这个时候非但没有觉得很累,反而还很是享受。

神农团队的超级玉米,超级大豆等农作物,模型已经建立起来。接下来只要将这个模型运用量子计算机运算起来,就很快能够得到这些农作物的最佳杂交方式和最佳的生长条件。

等到这些确认好了之后,就会进行实际的种植实验。当然,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药神团队除了展开了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同时也对多项疑难杂症同时展开了研究。比如渐冻症,苯丙酮尿症,白化病等等。这些疾病有些需要提前进行基因筛查,有些则是因为基因突变。

这些疾病的各项参数都不一样,需要团队找出相应的参数,以建立模型。

比如白化病,这是一种基因缺陷疾病。在正常产检中,没有办法筛选出来这个疾病。那么团队就需要通过对白化病的基因型进行建模分析,以寻求到一个固定的基因型,这样在今后的产检中,就可以通过基因型的分析结果,来提前对白化病基因型进行干预治疗。

再比如渐冻症的治疗,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截至目前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那么团队则是需要通过建立类人类的神经系统,随后通过模拟实验,查看何种情况下会导致渐冻症的发生。

知道了发病机制后,后面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另外的梦溪团队是化学材料方向,主要聚焦在航空航天,武器制备,特种材料等方面。

比如纳米材料,之前在《三体》影视剧中出现过的纳米飞刃,现在整个团队就会将他变成现实。

另外也有研究通过强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结合材料研究。这个在《三体》中,也曾经提到过,就是水滴的材料结合类型。

这些事情每天都在王芯脑海里盘旋着,他乐此不疲的做着。

这天,他正在跟神农团队讨论超级玉米的生长因素的建模分析。

陆宇晨是神农团队的队长,他约莫五十岁,戴着一副深度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上出现的各种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玉米的生长温度,光照时间,湿度条件,种植密度等等。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运行,电脑上也是不断地出现一行行的运算模拟结果,不过这些结果都被判定为失败。

对于判定的标准,王芯根据原先判定超级玉米的五个指标进行了改进。

第一个自然是玉米的产量。原先的超级玉米是要达到每公顷1.5吨的产量。不过,王芯认为根据国内的耕地面积,只有达到5吨每公顷的产量,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为了达到这个产量,王芯也是牺牲了玉米的口感。即,这个类似于核武器一样,是作为战略物资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