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九章算法(1 / 2)大国科技:从芯开始首页

发完这篇文章,王芯也不再过多的关注,事实上,做完常温超导电机的点火实验后,他反而变得更加的忙碌。

首先,第一台常温超导体材料组建的对撞机终于开始建设,这个事情由李烨然具体负责。第一批材料成功制备出来后,按照图纸组装就可以。

其次,常温超导体材料的工程样件可以足量提供后,由官阳负责的量子比特团队,也成功实现了量子比特达到了四个数量级。

这意味着,量子比特的数目已经足够。至少在当前的四维空间下,这个数量级的量子比特数已经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不过,除了量子比特数,另外的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在王芯的支持下,时间长度也终于达到了分钟级别。

所谓,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长,可以理解成量子比特记录信息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太短,可能在测量信息之前,量子比特的相干性消失,记录的信息也就结束了。

除此之外,量子比特操作和测量时的容错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归根结底,量子计算机的结果是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的。因此,容错率即是尽量压缩这个错误的概率。

这天,王芯正在跟庄玉莹和张雅琪讨论量子算法和量子计算模型的讨论。

当前量子计算机主要有两种算法,Grover算法和Shor算法。

Grover算法主要用于搜索问题,最著名的就是哈密顿圈问题。哈密顿圈问题是指,存在N个城市,要寻找一条能够通过所有的城市,同时每个城市只经过一次的路线。

而Shor算法,则是提升了质因数分解的速度。

王芯在这两个基础之外,又发明了十多种算法。张雅琪主要负责量子算法的研发,尽管有王芯的技术资料的支持,很多地方她还是感到一知半解。

因而,这一次的讨论,说是讨论,其实是王芯给整个团队的一个教学。

王芯道:“Grover算法解决了搜索的问题,这个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了,我们现在已经制备出足够的量子比特,这个算法已经很快运用到实际中。

“接下来,是我说的这个九章算法,其实是将量子比特的各种特性,诸如自旋,磁性,波粒二象性等特性,都集中到了一起。

“这个算法,使得我们的量子计算机不只是局限于搜索,因式分解这些简单的问题上,而是可以有更广阔的运用。”

张雅琪这时候问道:“王老师,能够举个例子吗?”

王芯道:“生物领域,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已经很早就研究出了超级杂交水稻,并且亩产突破了千公斤级别。但是,为什么我们研制的是超级杂交水稻,而不是超级玉米,超级大豆呢?”

张雅琪道:“因为这两个作物与水稻相比,产出率更低。而我国又刚好是一个耕地面积极其低的国家,因此,研究超级水稻更加能够解决温饱问题。”

王芯夸赞道:“很好,不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建立计算机模型来模拟这两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呢?如果这么做,我们不就可以同时拥有超级水稻,超级玉米和超级大豆了吗?”

张雅琪道:“大豆和玉米的生产影响因素太多,光照,温度,湿度,施肥节奏等等,多达上百种,现有的计算机能力...”说到这里,她瞬间反应过来,兴奋道:“没错,我们可以利用量子计算机模拟生物生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