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六月份,孙新打败了赵构手下的义军势力,才愕然发现赵构居然作为义军首领出来要和监理会谈判。
对于这一位历史名人孙新还颇感兴趣的亲自会见了一次,赵构请求孙新把他送回汴梁,孙新思索一阵,同意把这么一个惹事包送回去,一来没必要落得一个不仁义的名声,二来他很期望赵构会在大宋境内再搞出什么事。
但是当赵佶提出赵构的名字的时候,孙新也是颇为惊讶,赵构居然在这个时空以这种方式上位了。
而汴梁上下,更是一片惊慌。
原来赵佶在朝会期间跟赵桓的那一方做戏只是为了安抚赵桓手下的势力,他早就想要举起屠刀了。
而赵构不知通过什么方式,居然完全获得了父皇的信任。
于是五天之后赵佶开始肃清,所有投靠赵桓的武官。
赵桓虽然掌握了一些势力但是和赵佶手下的军官比起来还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当撕破脸之后赵桓哪里是赵佶的对手?
汴梁城中一下杀的人头滚滚。
紧接着的飞快速度赵桓因为失德而被赶下太子之位,赵佶又立赵构为太子。
这一场戏看的监理会大呼过瘾,等到大宋的局势稳定,监理会也决定行动的时候,却没想到这场戏还有返场。
靖康二年的二月,原本应该在软禁之中的赵桓不知怎么的居然从皇宫之中脱逃而出。
紧接着赵桓一路神奇的逃到了城外,然后在汴梁城外组织起了一支军队,要清军侧,甚至还准备和监理会联合。
得知这一消息时,孙新都听傻了,监理会还没怎么反应,赵佶已经命令将领带兵去征伐赵桓。
两边居然就在汴梁城外开打。
而且赵桓的战斗力居然相当强,获得大量百姓和汴梁的豪强支持。
汴梁百姓上下已经普遍觉得赵佶没有人君之望,想换个人来做做皇帝。
更重要的是赵佶过去对待监理会的态度坚硬,赵桓手下的人对百姓声称只要赵佶当皇帝监理会就不可能和赵佶议和,但是换赵桓来当皇帝汴梁就能重获和平。
就是这么简单的话术,居然在汴梁城中获得许多百姓支持。
百万人口的汴梁准备开始内战,而此时,监理会已经渗透到汴梁城东西两侧,并且几乎能够控制整个黄河河道。
战争还没结束,汴梁城中又传出赵构想要夺赵佶之位而自立的风闻。
谣言满天飞,在慌乱的汴梁百姓耳中不知道哪一条是真的哪一条是假的,惟有在城外的监理会看得清楚赵构想要夺赵佶之位自立的说法并不是假话,因为孙新的案头上已经放了赵构求助的信。
这家伙居然想暗通孙新。
赵构在信中表明他知道孙新之所以不大举进攻汴梁就是为了避免百姓死伤,他可以承诺将汴梁城送给孙新,要求就是孙新的监理会出兵帮助他夺得皇位。
看见赵构的信时孙新在心中都有些同情赵佶了,他养的这些孩子没一个顶事的。
孙新自然是按兵不动,汴梁城他随时都可以拿下来,大宋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有力的抵抗,甚至在汴梁城中监理会的势力还在慢慢壮大,这种情况下他才不会跟随别人的节奏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