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金銮殿唇枪舌剑 大名府持节出塞 (一)(2 / 2)九州烽烟记首页

“官家此言差矣!”大将潘美闻言也上前几步,谏言道:“官家,常言虽道虎父无犬子,可论及才能,符昭信与其父符彦卿相去甚远。而宇文延懿虽文武双全,屡建奇功,可符昭信对其嫉恨已久,只怕一山不容二虎啊!所以依末将看,不如在朝中派出一员上将,代符昭信掌管河北,方为上策!”

赵光义见两人都这么说,不禁有些迟疑道:“两位卿家所言有理,论及才能符昭信确不如其父符彦卿,身为国舅又有些仗势欺人,好在宇文将军不与之计较。加之辽国已被慕容卿家打得元气大伤,想必近期不敢再大举进攻了,所以朕认为时下有符卿家镇守宋辽边境应该绰绰有余。”

曹彬仍有些不放心,“官家,纵然您不愿换将,也总该多派些人手前去相助,不然河北一旦有闪失,则北方危矣!”

赵光义点点头,“曹卿家所言有理,朕近日就物色人选。”他说完扫视众人道:“朕今日略感不适,不知哪位卿家还有本奏?若无人动本,便退朝吧。”

赵德芳忙道:“官家,臣有本奏!”

赵德芳是朝堂上的稀客,常常数月不上早朝。众人见他今日不但上朝,居然还出班奏本,都大感意外。个个都像看戏一样看着他,都觉得今日这早朝是来着了。

赵德芳全不理会众人目光,兀自道:“官家,古人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近日小王偶然间为您寻得一位高人,还望看在小王的面子上将此人委以重任!”

赵光义见此很是吃惊,闻言有些不敢置信道:“皇侄,你所言当真?那位高人现在哪里?”

赵德芳一指身边的云子霄道:“官家,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是小王失散多年的表兄,不但是位剑术高手,而且论及运筹帷幄更是少有人及,还望官家慧眼识英才,委以重任!”

赵光义好奇的道:“皇侄,你说他是你的表兄?可朕记得你母亲只有一个兄长,也是幽氏家族中唯一的子嗣,当年他与慕容燕云交往甚密,后来被我大宋官军剿杀。朕记得此人生前并未留后,不知皇侄何来的表兄?”

赵德芳解释道:“我这位表兄乃是昔日燕国丞相云逸墨的独子。云逸墨与家母幽若雨本是一对亲兄妹,只因当年江湖上发生巨变,祖父母为保全他们的性命,才致使骨肉分离。若非昨日表兄对我言明,我对此事也是一无所知呢!”

方才殿中还一团和气,可闻听此言,个个脸上都露出敌意,气氛瞬间降至冰点。赵光义也面色不善道:“皇侄,当年宋燕交战之时,你尚在襁褓之中,你可知当年我大宋死了多少将士,你不了解云逸墨朕不怪你。但今日朕必须和你言明,云逸墨乃慕容燕云同党,是意图颠覆我大宋的逆贼。当初太祖在日,费尽周折才终将其剿灭,如今你却保举他的后人入朝为官,你有何颜面见黎民百姓,休要再说!朕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

赵德芳被赵光义说得一时语塞,正不知道该如何辩解,云子霄却突然冷笑道:“哈哈,我只当大宋皇帝是位有道的明君,没想到竟也如此糊涂!像这样糊涂的庸君,云某不保也罢!”

赵光义闻言怔住了,莫说他现在是九五之尊,就是他做晋王之时,也从未有人敢当面对自己如此出言不逊。未待赵光义出言,文臣董礼当先怒道:“姓云的,你父亲当年鬼迷心窍,伙同慕容燕云那伙贼人与大宋为敌,死有余辜!你身为贼人之后,今日竟还敢上殿面君,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真是好大的胆子!”

云子霄冷冷的道:“我当是谁,原来是数易其主的董大人。若别人说云某好大的胆子,我还真不敢实受,可董大人出言相赞,云某自认还是当得起的。毕竟云某身为燕国丞相之后人,还敢上殿面见宋主,不像董大人贪生怕死只会劝主投降!”

他说着忽然笑了,“不过大宋能有今日的万里河山,也多亏你董大人的功劳。若不是你劝主投降,世上怎会涌现出诸多佳诗美文呢!唐主李煜怎写得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蜀国国君孟昶的夫人又怎写得出‘十四万人起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呢!”

董礼闻言顿时面红耳热,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哪还敢再与云子霄称口舌之快。这时董礼身边的窦仪点指云子霄道:“竖子,不得无礼!我们先不论你是否是反贼之子,更不论你是该死该活。我单问问你,你到底有何本事敢藐视我大宋群臣!”

云子霄道:“有何本事?云某不敢自夸海口,文能治国,武可安邦!诸位有谁不服,可当众比试!若有人能胜过云某,我情愿当殿自裁!”他说完扫视在场众人,满朝文武被他气势所迫,竟无一人敢上前挑战。

赵光义见状叹了口气,“唉,云少侠,朕相信你有才华,也并非不愿委任你官职,可你的身份实在让朕难以安心啊!”

云子霄问道:“官家,您自认是位明君,还是位昏君?”

赵光义答道:“朕虽不敢自比尧舜,可也算是位有道之主。”

云子霄道:“官家认为蜀之刘禅与您相比如何?”

赵光义笑道:“哈哈,刘禅昏聩至极,如何与朕相提并论!其父还算是位英雄,要比也该与其父相比吧!”

云子霄又问道:“那官家认为周之武瞾与您相比如何?”

赵光义又笑了,“武瞾虽是位明君,可毕竟是女人,终归头发长见识短,自然略逊朕半筹!”

云子霄一笑,追问道:“既然官家自认是位明君,那请问为何刘禅能于危难之际委任夏侯霸,武瞾能于富贵之时器重上官婉儿呢?难道刘禅不知道夏侯霸的父亲死于蜀将黄忠之手,武瞾不知道上官婉儿之父丧于其牢狱之中吗?试问官家自认在此二人之上,可胸怀却为何反在此二人之下呢?”

赵光义点头,似乎深以为然,可嘴上仍道:“云少侠,你既能谈古论今,必定听过‘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吧?刘禅也好,武瞾也罢,那都是千百年前的事了,怎能拿来与如今的情形相提并论?”

云子霄不慌不忙指着满朝文武道:“那请问官家,满朝文武之中,有几人生下来便是宋臣的?据我所知,这些人大多是它国降臣,为何官家却能与之倾心相交,唯独对在下另眼相看呢?”

赵光义被问得哑口无言,半晌才道:“这……这个……云少侠所言有理,是朕一时糊涂了。不过眼下朝中已无空缺,朕就是念你是个人才,只怕也有心无力了!”他说着看似无心的瞥了一眼曹彬。

曹彬会意,忙上前道:“官家,末将以为河北缺少良将,既然云少侠自认文武双全,何不派他暂赴河北,以解边关燃眉之急?待到朝中官位有缺,再召他还朝不迟,那时满朝文武谁不心悦诚服!”

赵光义微微颔首道:“曹卿家所言甚是!然兹事体大,容朕思量一番,明日再定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