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琉球岛的煤老板(2 / 2)苟在大宋当海王首页

郑庆恍然,农作物的种子都是经过一代代人不断培养,优中选优的,在野外随便找几粒种子种下去就能高产,只会是小说里才有的情节。

不仅如此,哪怕是高产作物,移植到异地也有一个很漫长的适应过程,比如红薯,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引进种植了,但倒霉的朱家人没撑到红薯恢复产量拯救小冰河时代的那一天,反倒是辫子族靠着红薯弄出了一个康乾盛世。

“种子和工具我们都可以提供给你们,我们还可以安排人教你们如何种地。”

甘崽侠大喜,也不顾嘴里还叼着一块巨大的鲸肉排,就跪地磕头:“多谢大王!大王恩德我族上下必铭记五内。”

和郑广交换了一个眼神,郑庆清了清嗓子道:“你先别急着谢,我们有几个条件,你若是不答应,就请你们吃饱之后从哪来回哪去。”

甘崽侠脸色凝重,他也知道这些在他们看来几乎无所不能的汉人不会那么好心,必然会附带各种条件。

但郑庆的话并没有让甘崽侠难堪,甚至在后世的教科书里,这个被称为“甘崽侠约定”的案例也被称谓“文明殖民”的典范。

郑庆的提出的要求很多,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毗舍邪人必须遵守蛟龙寨的公序良俗,任何谋杀、抢劫、强*奸、偷窃之类的行为都必须被严格禁止,特别是他们必须放弃“除草”之类的恶习,违者按照蛟龙寨现有的制度处置,甚至牵连家人乃至部族。

毗舍邪人必须学习汉话,遵守蛟龙寨的风俗习惯。

在此前提下,蛟龙寨承认甘崽侠的族民是蛟龙寨的一份子,和所有汉人移民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同时他们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接受蛟龙寨的统一管理。

郑庆的目的就是让这些野人放弃他们的传统习惯,逐渐被汉人同化。对于甘崽侠和他的族民来讲,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被从原始社会一下子拽到了这个时代文明的最前沿。

甘崽侠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甚至满心欢喜。

毗舍邪人的酋长除了能优先选老婆外,几乎没有别的特权,没好处却还要保证部落里的族民们能活下去能吃饱饭,这种行为放在后世,小朋友都要喊他一声**叔叔。

成为蛟龙寨的一份子之后,不光他自己能天天吃饱,汉人也不可能不管他手下那几百张嘴。

甘崽侠是个聪明人,他发现在答应郑庆的要求之后,自己变得更重要了,因为懂得汉话的毗舍邪人就这么几个,他们未来就是汉人和毗舍邪人沟通桥梁,地位自然不可言喻。

双方皆大欢喜。

接下来就是甘崽侠的毗舍邪人部落安置的问题了。

除了不到二十个会说汉话的毗舍邪人,甘崽侠绝大多数的部落民都无法与汉人沟通。

这样的一群人肯定不能教给他们谋生的手段,便放任他们留在原居住地开荒垦田,或是直接纳入蛟龙寨的生活生产体系,那样只会对现有的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控的冲击,这些野人必须先经历改造,让他们适应汉人的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

但蛟龙寨也不可能凭空养着几百口人,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最缺人手的时候。

于是和郑广商量之后,郑庆图穷匕见,干脆让这群毗舍邪人先去挖煤吧……

寨子里派出去的探索队已经在基隆湾附近发现了煤矿,郑庆准备在附近新建一个封闭的村子用于安置毗舍邪人,同时给他们办个汉语学校,由甘崽侠这帮人教授汉语。

等到他们学业有成,再给他们办个试发个毕业证啥的……

当然郑庆不会做黑心煤老板,让毗舍邪人流汗又流血,挖煤的毗舍耶人全部按劳结酬,让他们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存的资源,这也算他们学习汉人社会生存法则的一课了。

甘崽侠对此举双手赞成。

相比毗舍邪人原来的生存环境,能够用劳力换粮食已经是质得飞跃了,真要让蛟龙寨把他的族人养起来,他们反而会以为这些汉人是不是在打见不得人的主意。

众人又敲定了一些细节,郑庆突然想起前段时间铁矿的除草案,搂着甘崽侠的肩膀问到:“甘大哥,我们寨子附近前段时间发现了具尸体,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们的人干的……”

甘崽侠突然变了脸色,像只兔子一样跳起来跪在一边,又开始磕头如捣蒜。

“正要与大王们禀报此事,前些日子我们发现了一群异族人……我的意思是他们和你们长相完全不一样……我便没约束族中儿郎,后来才知道他们带回来了七颗首级……”

“犯下如此大错,我真是百死莫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