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知道自己和刘弼其实都是同一类人,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相同的使命。
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机遇不一样,刘岱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算不算是成功,可他的年纪的确不占据任何的优势,这个时代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听说南边倒是打的热闹,袁术和孙坚已经把南阳太守张咨给杀了,基本上扫清了他们直面董卓的最后一道障碍。
但是刘岱也同样很清楚,只是依靠一个孙坚和袁术,他们是不可能打败袁绍的。
原本关东联军若是能向袁术和孙坚那般硬拼一把,倒是有可能激起白波军的斗志,从西北方向再给董卓来个三面包夹。
但是很可惜,关东联军人多嘴杂,心思不一,打一开始就不可能会成功。
刘岱知道,袁绍知道,关东联军都知道,唯独天下人却不知道,他们还傻乎乎的将希望寄托在关东联军的身上。
白波军在数番大战之后受损严重,孤立无援,在关东联军撤军以后,他们也很难再提起劲头去跟董卓殊死一战。
刘弼也想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可现在的刘岱未必会将他放出去。
现在的刘弼是刘岱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剑,即便只是待在陈留不动,也能震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何况现在正是刘岱梳理兖州的关键时刻,自然不希望节外生枝。
但是如此一来,刘弼就会错过一个壮大自己名声的最佳时机。
刘弼以少胜多,打了胜仗的事情诸侯们并没有大力的宣传。
因为那样会显的他们太过无能,又会让他们无法解释既然打了胜仗,为何不乘胜追击反而要撤军的事实。
这又使刘弼错失了一个宣扬自己名声的机会,现在也仅仅只有陈留和济北知道刘弼打了大胜仗。
除了这两个郡以外,整个天下只知道关东联军败了,两万七千人竟然仅仅只是坚守了一日的时间,连援军都来不及支援就败了。
济北相鲍信重伤,东郡太守桥瑁战死,关东联军损失惨重,不得不临时撤军休整,待整顿好兵马之后再行集结讨贼。
天下诸侯不会在乎刘弼满意不满意,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就连他的伯父刘岱都没有替刘弼鸣不平,甚至还将他杀了桥瑁的事实转嫁到了董卓的身上。
虽然这样会让桥瑁背上一个好名声,可刘岱才不管一个死人背什么名声,他得到了东郡,他清除了对自己有敌意的对手。
虽然刘岱是靠着鲍信的支持才初步在兖州站稳了的,但鲍信带来的威胁同样是刘岱所不能接受的,他不希望鲍信对自己有太多的干预,所以他没有拒绝鲍信主动请缨率军出战,所以他才会在得知前线战败之后,关心鲍信的话只有一两句,却因为刘弼的安危而坐立难安。
鲍信全军覆没,短时间内无法管理济北郡,这也同样达到了刘岱的目的。
刘岱是个有手段的人,也是个有心计的人,若是被他表面笑呵呵的模样给欺骗了,那等着你的可就只剩下了一个惨字。
刘弼用血亲的关系将自己捆绑在了刘岱的身上,使自己与刘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看似是限制自己的昏招,实则也限制了刘岱无法用对待鲍信或者是桥瑁的手段去对待刘弼。
刘弼背不起这个骂名,刘岱同样也背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