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七年三月二十七日下午,澄海东南方向的海面上,成百上千的舰船遮天蔽日而来,郑成功站在水师后军主舰的舵楼之上,看着不远处的韩江入海口,以及最前面的数十艘战船已经驶进了韩江之中,心中得意一笑。
他现在距离潮州府城不过咫尺之间,周围庞大且无敌的水师舰队,以及船上的中军四镇万余大军,是他如此从容的最根本倚仗。
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更别说危险了,林察,周瑞等人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周围海域上并没有任何一支可以与之抗衡的海上力量,这个季节也没有恐怖的台风来袭。
最前面那支率先进入韩江的水师前锋舰船上载着数十塘马,还有百余骑兵,他们将会提前上岸,向四周的城镇散去,然后打探军情,以防不测。
郑成功此时心情十分平静,既是因为对原本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实力有充足的自信,知道潮州府目前并没有任何能和他对抗的敌人,也是因为目前军情司传回的都是好消息,郝尚久最终还是横下了心要投靠自己。
肇庆那边的最新消息他还没有收到,但局势应该和原本历史上差别不大,李定国固然有各种攻城的办法,但许尔显同样实力不俗,挖地道,埋炸药,炸城墙短时间内都将难以破城。等到更为精明强悍的尚可喜救援之后,李定国甚至还会被连连反击,陷入颓势。
不过,那或许得到四月份了,明郑大军的的出现将会削弱尚可喜带往肇庆的援军,李定国也会比原本历史上更加轻松,只要粮饷无碍,又有友军东西合击,他根本不可能会主动撤退。
郝尚久则是毫无退路了,郑成功也不会让他继续留守潮州府城,这支兵马的实力虽然不强,但也不弱,将来到了惠州用来牵制甚至是招降黄应杰,或许将会发挥意想不到的的作用。
郑成功虽然从容,但也没有轻敌大意,他知道尚耿二藩在向清廷求援的信中那些所谓的“兵马不足,难以支撑”是不能全信的,那不过是讨要援兵的说法罢了,若是真的危急到那种程度,清廷最终派来的就不会是喀喀木率领的一支偏师了。
无论最终是尚可喜,还是耿继茂率主力前来,郑成功都难以轻易将其击败。要知道,尚耿二藩各有一万精锐本部,其中两千五百是当初一路从关外杀来,转战千里,身经百战的东江老兵,战力不输八旗精锐,便是另外的七千五百藩兵,也是曾经的明廷精锐边军出身。
虽然尚耿的兵马在之前的大战中有所损失,但也从投降的明军中抽调了精锐补充,两藩主力同时出击的情况下,就连李定国尚未恢复元气的主力大军都无法打赢,郑成功的一万中军更难以取胜。
换言之,面对如此强敌,郑成功必须想方设法削弱对方的力量,然后设计取胜。硬拼的话,便是能胜,他恐怕也会损失十分惨重。
临近傍晚,沉入西面群山的红色残阳洒下了最后一抹余晖,郑成功的水师此时已经停靠在了潮州府城的码头上,港口中停满了各式舰船,码头上的船只不断移动,一队队装备精良,披坚执锐的战兵从中吐出,并在码头上重新列队集合。
很快,潮州城的城墙之上,便飘扬起了郑军的大旗,郝尚久领着几个心腹大将和一队亲兵,亲自来到码头的望台上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