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走吧,一起(1 / 2)大唐小吏首页

画舫的航迹,早已在伙计们的掌握中,赵平安谈妥一下了画舫,孙四便带着人迎了上来。

王盘瞧了一眼,问:“怎说了那许久?”

“事情有变。”赵平安摇摇头,看着那在河渠里渐行渐远的船,道:“回去,开会。”

这趟来金陵,船上的人共分了三拨。头一拨是赵平安和王盘,他们代表的是县衙,以赵三郎君的身份作为掩饰。第二拨是江州的船工,他们是霍县丞招的,身份简单,就只是为了划个船而已。第三拨是孙四为首的凉州玄甲军,这些人的底细,就比较神秘了。

上船后,赵平安便留下了孙四,然后将工舱里行船的头领喊上了甲板,那头领原本就在长江航道上混饭吃,典型的水上讨生活的汉子,看上去老实,长的也很魁梧,见了赵平安,便恭恭敬敬地行礼。

“郎君喊袁某,不知所为何事?”

“坐!袁船头不必客气,今日喊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意思。”赵平安道:“这大半个月大伙在工舱里辛苦了,只是不知此趟回江州,东家许下了多少酬劳?”

那船头一五一十道:“说甚辛苦不辛苦,那是郎君折煞我等船工了。像我这般在水道上赚辛苦钱的,都早已习惯。此次来金陵,主家说每人一千六百文钱。我是船头,要高一些,许了两千四百文工钱。”

赵平安点点头,比预想中的要高一些。想来这些人也算是有一技之长,赚的确实也是血汗钱。像这般船工,在长江航道里沉船的、遇上水匪劫财害命的,往往都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且他们一出船,普普通通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尤其像这般千里航行的,多给些钱也无可厚非。

赵平安思量道:“若是再往北去,袁船头可愿意?”

袁船头眨了眨眼睛,有些小心翼翼,“郎君是说,这三船货,还要往北运?”

赵平安避开了孙四询问的目光,点了点头。袁船头深吸一口气,“只要能赚些钱,倒是无所谓。只不过郎君说是往北,走的是哪条道,去的又是哪座城?”

“运河,徐州!”

“可徐州在打仗。”

“我加钱便是。”

“郎君能给多少?”

赵平安伸出五个手指,“额外加五贯!”

袁船头的额头上沁出了一些冷汗,瞳孔也急速地收缩了起来,嘴里喘匀几口粗气,似乎有些兴奋,但又有些谨慎。

“可是我等未曾走过运河水道,且此事我一人也做不得主,须得下舱去问问弟兄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