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放鸽子(1 / 2)大唐小吏首页

霍县丞让赵平安回家等消息,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月。

眼看立春后天气逐渐暖和,山里也多少恢复了一些生气。门外的草地开始发芽,树上的枝条也渐渐地冒出了嫩尖儿。

只是夜里还仍旧发寒,不得不烧火取暖。

两个小毛团也长大了不少,一只已有三四斤重了。乳毛尚未褪去,毛茸茸地愈发可爱。它们的眼神里偶尔透着狡猾和思考,但偎在崔娥身边时,只剩下狗儿一般的温顺和善良。

县衙年后便发布了征兵征夫的行政律令,开出的价格十分诱人。入伍参军的,安家费给十贯钱,在役期间及退役后三年免除家中田赋。除朝廷的慰问,县府也会给出相当的优待,战死给十贯抚恤,战伤致残亦有五贯。

至于打杂的夫役,徭役期外,额外每月支出一贯工钱,这笔钱是朝廷出的,县衙不需另外给付,但仍免除三年赋税。

这是赵平安给县衙出的点子,霍县丞一字未改,照样发布。

顾县的乡里,并不多是像泽里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也不像崔家里有着殷实的生活。更多的人更像是赵平安,家中一座破屋,几亩薄田,上有老,下有小,度日艰难,忍受不住冬天的冻饿。条件再好一些的,顶天也就像王盘,家里存了几个铜钱和几斤米粮。

这些人,若被强征而去,大多都是折冲府下的义务农军,所得不过几个微末的铜板,顶多也就免了几年赋税。战死战伤,朝廷补助也非常微薄,一旦家中丁壮伤残或是阵亡,生活就会更加困苦。赵平安的募兵办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底层的百姓能抛开后顾之忧,心甘情愿地走向战场。

几十贯钱的安家费买一条性命虽然听上去并不那般划算,但几十贯钱,能让一个家庭缓过漫长的阵痛期。

更何况,县衙开出条件后,也不是你想拿这钱就能拿这钱的。挑选兵员,首要身体健壮的年轻人,老弱病残想碰瓷,都没办法拢边。

有了铜钱开道,几万口丁中选三千丁壮,还不信手拈来?

这年头,确也是除了当兵打仗,正常途径便没有别的法子一次能拿如此多的钱。

关键还能免去家中的赋税。

这个条件太诱人了!

州府对此事并未发表意见,折冲府来领兵员时却着实吃了一惊。他们可能从未见过这般踊跃的人群,城门外边的摊子边,熙熙攘攘地挤成了汪洋。

“算我一个,算我一个!”

“你家中几口丁?”

“有两个,我阿爷和我,我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我不怕死。官人你给我填个名呗!”

“别挤,别挤,一个个来!”大冷天的,小满一头冷汗,皂班十几人不分班次,连守几日,可要登记造册的人是越来越多。

陆六卷着个纸筒子站在高处吼:“听我说,家中只有一口丁壮的,还有年纪不满十五岁、上了四十岁的,就早早回吧,还轮不到你们上阵杀敌。登记造册的,乡里也能办,别挤在县城门口,小心踩踏!”

“官人,乡里也发钱么?”

“发!只要造了册的,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