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走后,嫉恨萧瑀的人告发萧瑀私通书信于亡隋皇后。
查明情况后,第三次出任宰相。
杨纂虽为弘农杨氏族人,但如今弘农杨氏却没有这般强势。
这个哑巴亏,算是吃下了。
对于萧瑀,李修齐更加了解,在此之前李修齐就怀疑是此人所为。
而对于陛下不追究的态度,李修齐更是一点都不感觉意外。
历史上贞观一朝有多位举旗造反谋嫡者,李世民都少有赐死的。
李承乾,李泰,长孙安业。
甚至是侯君集的死,都是在群臣力谏下的结果。
李世民觉得侯君集有安定国家的大功,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但群臣进谏说侯君集的罪天地难容。
李世民非常难过,将侯君集处死。
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好为自己守丧。
李世民同意后,将其妻儿流放岭南。
而萧瑀对于李世民,在李修齐看来,会比侯君集更加看重。
要知道那时候的侯君集是在贞观一朝,继李靖这第一位军方一号人物退下以后,成为新的军方一号代表。
而且那时还入为大夫参与朝政,妥妥的宰相。
虽然那时的侯君集已经是多次让李世民不满,但李世民依然是在他谋反后为他留下了子嗣。
而如今的萧瑀要比侯君集地位在李世民的心中高的多,哪怕是后世隆恩鼎盛的侯君集,也比之不如。
何况还只是煽动长安城的民意。
在李修齐看来,也只是让李世民上火了一阵子而已,萧瑀干过的,比之更严重的又不是没有,可依然还是稳坐相位。
李修齐可是知道萧瑀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
六起六落,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
贞观二十年,诬奏房玄龄结党谋反,被太宗斥责,益不得志。
旋自请出家而食言不行,太宗因夺其爵,贬其为商州刺史。
不久后征还,恢复其封爵。
直到萧瑀的姐姐萧皇后去世后,萧瑀内心深受打击,于贞观二十二年染病而死,享年七十四岁。
而他和李世民的关系也非常亲近。
武德九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
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
李修齐知道萧瑀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李世民在几年后还为萧瑀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回到长安城,和杨纂分开,来到东宫。
刚进入嘉德门,便见萧瑀迎面走来,应是见过了陛下。
两人相汇错过。
这时背后传来了声音:
“老夫行事光明磊落,即便是此事,虽是交代族中后人去办,可也从未遮遮掩掩,否则哪怕是以县子之才,又怎能让死去的袁氏开口说话。
陛下派人去蓝田县探查,既然如此,老夫不如来向陛下直言。
陛下与民争利,县子为虎作伥。
百姓的钱财是有限的,如今县子却帮陛下大肆揽财,虽县子有其功绩,但却让百姓愈贫。
县子如此揽财,可曾考虑过百姓?”
李修齐停顿一刹,接着便目不斜视,脚步不作停留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