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这赵明诚可不是好东西,我怀疑他在考场上作弊。”
蔡京怒道,“胡闹!你分明是嫉妒人家。”
蔡攸绷着脸,“可是他不是提前交卷,就是在那蹲厕所,好似真的提前知道科考考什么。”
蔡京捻着胡须,曾布好像很看好赵挺之,听说接下来还要对他委以重任。
赵挺之在官场混迹了这么多年,真要照顾小儿子,肯定是给本次主持科举的人打声招呼就是了,何必弄什么作弊的事情。
蔡京转头再看蔡攸,见这小子眉眼修长,眉尾开散似一个扫把,一脸狼顾之相。
这小子心术不正啊。
“没有这样的事,那赵家的小儿子老是蹲厕所估计是吃坏了东西拉肚子,至于提前交卷,也可能是什么都写不出来。你以后还是把心思用在该用的地方。”
蔡攸听了泄气,只好作罢。
“对了,我告诉你的事,你都认认真真做到了?”
“做到了,孩儿一直敛息屏神,考试期间一直没有和其他秀才说过话,直到回了家见到父亲。”
“好,你能做到这一点,绝不会考的差的。”
蔡攸追上去问,“爹爹,闭口不言这是什么密宗技法吗?”
蔡京摇摇头,“不是,是我当初三次科考应试的经验罢了。你如今苦读数载,也算是辛苦了,晚间叫厨子给你做一道东坡肉。”
“谢谢爹。”
……
月余,汴京城门前揭汴京解试榜单之日到了。
【宋朝科举需要依次通过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州县解试的通过的人称之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揭榜之日,足以和过年相提并论。
天才刚刚亮,就已经有大批量的王孙公子、富翁员外驱车来到了皇宫门前看榜示。
金榜题名时,也是洞房花烛夜。
考中进士,基本上意味着此后飞黄腾达了,所以上至宰相,下至富商员外都会派人来看榜,以为自己的女儿挑选佳婿。
自唐至宋,这一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这一天上朝,赵挺之多少有些担心,存诚准备了这么久,若是这次再不中,那恐怕要备受打击了。
朝堂上正在商讨西夏军事。
哲宗见赵挺之一直心不在焉,便问,“赵相公,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是不知你的心在哪里啊?”
赵挺之回过神来,“犬子三人皆应试解试,故老臣心在此次贡生名单之上。”
哲宗笑道,“我记得上次写《春日》的那位,是叫明诚。”
“正是。”
“朕虽然未观此次举人名单全榜,可是今早吏部早早呈上了今岁汴京州试名单前三人,你的小儿子明诚,可是榜首,为汴京解元。”赵煦满面红光,谈起赵明诚,他显得异常高兴。“朕终于有机会见见这赵明诚了。”
此言一出,那是震惊满朝。
“挺之的小儿子,不就是十七岁的那个。”
“十七举汴京解元,我大宋少有。”
“当年苏东坡应试,也二十有一了啊。苏相公【苏辙】应试也十九了啊。”
“是啊,未免太年轻了。”
“少年奇才啊。”
满朝文官议论不休,赵挺之听着都不好意思了。
得子如此,父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