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李纲持剑献良策(2 / 2)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首页

如今更是躲在了郓王府上不出来。

这样的皇子。

已经没人去支持他了。

而且,京师未曾被金贼踏破,国祚还在,行在还在,还会有更多的人前来东京。

到时候,陛下还会缺人吗?

现在不表现的好一些,到时候被陛下所不喜,排挤出去怕是在所难免。

一个一个也都学乖了。

宗泽接了尚方宝剑。

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赵煊这才对李纲问道:“伯纪,如今还有不少义军前来京师,以前出城的百姓也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京师的人口越来越多,粮食便是重中之重。”

“还有赋税,战火起,军饷就不能废。”

“战士们在外出生入死,朝廷不能还让他们寒了心,该有的军饷和抚恤金,都要发放到位。”

“你先来说说,如今收了多少赋税,又能拿出多少粮食来。”

李纲抱剑施礼。

“陛下,如今河北之地有战事,这河北的粮食是收不回来了。”

“不过刘统制南下的时候,带来了七十万百姓,同时,还有一百万石的粮食。”

“这些粮食倒是可以安顿那七十万百姓。”

“臣则是从江南路、淮南路、两浙路等调运粮食,已经收上来五百万石。”

“这些粮食,可以供京师今年一年的用度。”

李纲不愧是能臣。

短短时间,就能够调运这么多的粮食。

这要是何栗,恐怕也就只能是从江南路那边求一点儿粮食支援京师了。

金贼撤走七天了。

李纲第一天就直接下江南,拿着赵煊的令牌一路收粮,一句话,收不上粮食,那就人头见君王!

赵煊已经是凶名在外,谁还敢不从之?

不过,这些个官员自然是使劲儿剥削百姓,征加赋税,抢了百姓手中的粮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宋的腐败早已经是积重难返。

赵煊也才来两个多月,此前也一直在守城,根本就没有机会肃正朝纲。

而真要是肃正朝纲,也不能大开大合,直接自上而下,翻一个底朝天。

改革真要是这么容易。

那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败者了。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王安石的一条鞭法。

还有元丰改制。

这些改革对于大宋而言,对于历史而言,其实都有着重大意义。

可惜,最后还是没能阻止大宋的灭亡。

原因就在于这个时代有着他自身的局限性,而这个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皇权。

赵煊也有心想要改革,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御赐宝剑,慢慢来,先肃正了朝堂,再治理在野各州郡县的官员。

北宋和南宋之际好像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名臣、忠臣、能臣,有这些人,就不信不能把大宋换个颜色!

赵煊听到李纲的禀报,自然是称赞了一番。

李纲继续道:“陛下,臣有一策,可保朝廷于两个月内收齐各路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