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北上(2 / 2)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首页

赵煦接过来吃了两口,说道:“话是如此说,可就算我们有能力灭掉西夏。北方契丹人也不会轻易让我们如愿,无论如何说不得都得跟他们有场恶战,如今距离北方边境并不太远了,我们总要去看看,或者会会他们。”

种师中和王厚听到最后一句都是心神一跳,如果是他二人单独带军奉命去边境和契丹人交手那倒也没什么可怕的。如果真打不过那还能跑,便是跑不掉最多不过力战而亡,也能落一个为国家为朝廷而死。

可是官家随行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还是那句话万一官家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两个万死难辞其咎。甚至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要怕,契丹人没那么强,你们也没有那么弱。”赵煦三下五除二吃完了手里的肉,把骨头甩得远远的,然后起身道:“明天一早绕城而走,直奔真定府吧!”

原本的计划里,他们最好能再考察一下民情。

但昨日收到了宗泽的来信,他按计划将赵煦留的三封信分先后寄往汴梁后,那边反应巨大,吕大防甚至亲自给他来信,让他立刻带官家返京。

想来一个多月未返京让这位首相彻底坐不住了。

太皇太后虽没有明确的旨意下来,但想来眼下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赵煦也就不得不加快进程,先把最要紧的事做了,如果最后实在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也要跟契丹人和党项人交过手再说。

苏轼这段时间承担的压力也很大,吕大防等人知道可能劝不动官家和宗泽,于是十多天给他这个侍读学士写了近十封长信,宗泽都派人给送过来了。

一封封信读完哪怕苏学士生性豁达,也给看得眉头紧锁。

吕大防和范纯仁站在宰相的角度,于情于理分析国家无君的可怕和危险性。不说两人是涕泪横流的规劝同僚,至少情真意切是没跑的。

这让苏轼这些天都变得沉默寡言了。

不过,他并没有开口劝官家一句,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谁还能阻止得了官家?

翌日,一大早,三军用过早饭,大军踩着白霜上路,不取大道,反走小道绕开北京大名府,继续向真定府迈进。

路途中若是遇到公职人员查询,他们的手谕也是齐全的,奉太皇太后之令北上公干,轻易也就糊弄了过去。

大约又走了五六日,离真定府就只有四五十里了。

离边界直线距离恐怕也就百十里。

这时候,哪怕是种师中、王厚这种勇将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明天我们先扮做寻常百姓,去周围县里打探打探如何?”赵煦这时候反而要脱离大军,微服私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