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整顿保丁(2 / 2)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首页

而训练方式也不再是粗放的放养式管理,要有严格的军事管理条例。

为了让都保们对军事训练有更系统的认知,赵煦不但让他们看了大营禁军的操练,还专门给他们开了小灶。

算是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练兵了。

在给这些都保讲解练兵的时候,种师中、王厚、魏勇这些将官都是在的,之所以在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官家会从他们三个中挑一个去教导这些跟新兵其实并没有多达差别的都保。

没想到官家居然亲自撸起自个袖子上了。

官家的练兵首在强调先灌输政治思想,保丁集训的目的是在保境安民、护卫家园,大可防匪防盗,小可抵御不法乡绅欺凌。这是为朝廷为州县,但也是为自己为家人。

这一点都保们必须要给保丁讲清楚讲明白。

统一思想性之后,也并不是常规的军械训练,而是所谓的军纪的整体性,先做到令行禁止。

到最后才是所谓的军事操练,为了让保丁们尽快进入状态,每个都保处都下放禁军教员去指导。

当然,保丁们的军械供应是很难做到跟正规军队一致的。他们最多只能从本地厢军淘汰的库存里分发下去一些,同时也做不到人手一把。

事实上也完全不需要,保丁本就是农闲时的地方民兵,装备正常的军械不仅浪费且基本没有用处。

除了以上要训练一支能战之师当然还需要更多举措。但想到这不过是地方辅兵中的辅兵,赵煦也就点到为止了。

在各都保离开县城,返回周边各乡里之后,苏轼轻声问魏勇,“殿下这练兵之法如何?”

他虽素来不知兵,但怎么一听之下,突然感觉官家这练兵之法好像很高明的样子。

魏勇沉吟了一会,他很难给出评价,因为大宋的军队当然也是提倡保家卫国的,但更多还是通过利益和军功来鼓动士卒,靠政治口号似乎还没有过。

还有禁军都是通过募兵制召集来的,其中有不少是混混,所以军纪相对是没那么严明的。

这有兵源素质原因,有将领的原因,当然还有朝廷的原因。

将领自然是有腐败崩坏的问题,兵源素质这也没办法,募兵制就是更容易招来犯了监犯科躲避地方追捕而投军的混混。

至于朝廷方面的原因,将校满三年必调任,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又有那个将官会将重心放在最需要时间来整顿的军纪上来呢!

赵煦眼下这点练兵之法都不是大宋军中所惯用的,魏勇听上去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效果很难说,所以他不好评价。

“靠利推动,利尽则散。我觉得此法若能深入人心,看似普通无用,实战可能反而会有极大的作用。”种师中却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他这种常年在西军这种军纪不良的体系中厮战的实战派,深知所谓政治思想和军纪的重要之处。

当然,他也清楚想做好这两点也是最难的。

不过,这都不妨碍他对赵煦的称赞。

“殿下真乃奇才也!年纪轻轻便能直接点出诸军弊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