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姑姑的学员,陈鹿行满脸尊敬:“儿臣觉得,这学院不但给朝廷培养了栋梁。那些没钱或者没有读书天赋的学子,在学院学到的东西,也足够他们受用一生。”
陈鹿行其实也很好奇,姑姑去海外都十来年了,可她开办的学堂在各处却如雨后竹笋一般,陆续在各处都开办了学院。
去年科举,来京城赶考的学子都比往年多了不少。科举前,父王带着他出去茶楼坐了几天。他才知道,有的学子就是书院里所出。
科举结束,他特意查了查,各地书院出来的优秀学子竟然不少。
位列三甲,被父王封为探花的陆东林就出自东阳郡陆氏,东阳郡的学院也是姑姑办的第一处学院。
这个陆家就是姑姑的陆家,听说这个叫陆东林的是姑姑的族弟。陆氏有族学,在族学他就表现的比大部分的孩子聪明且努力。
因为家境贫困,陆东林可能读完族学就要回去给族里放牛。可他,现在成了大商朝的探花郎,成了国之栋梁。
这一切,都是因为姑姑在各处建了给贫困子弟读书的学院。
“确实是这样。”
陆飖歌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明亮的日光出神。
御花园的花朵,沐浴在阳光雨露中,有专门的人伺候,长得自然是娇艳无比。
那些野花野草,想在御花园里求得一席之地,那是做梦都不可能实现的。
只要它们刚刚露出苗头,就会被园丁毫不留情的铲除。
大商建朝不过十几年,但是改变不了的是,能成为国之栋梁的只有那么一批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会打洞。
世家大族的子弟,只要有读书的天赋,自然会被族里关注培养。一人成才,势必将庇佑一族的子弟。才能使得世家大族的荣华富贵,世代相传。
而穷人家的孩子,付出足够的努力都未必能吃饱穿暖,他们就是再有天赋,想要出人头地无异于做梦。
当一个朝堂被固定的那一批人掌握,皇权势必要为很多东西让路。
陆飖歌创办蒙学堂和启学院的初衷,是想让更多的孩子能学到知识,得到教化。让贫苦的孩子能学一门手艺,就算不能做个手艺人,起码也能因为自己会的这些本领吃饱饭。
后来,是太后和她说,既然你已经走出第一步了,那么为什么不能试试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走得更远一些。
有些东西,必须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安心。
从蒙学馆,到启学院,再到成学院,这大概是她留给行儿最好的礼物。
陆飖歌沉吟良久,才转身招呼陈鹿行:“来坐,父王和你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事,哪怕是你祖母和你母后问起,你都不要说。”
陈鹿行被陆飖歌的严肃给惊到了,他忙盘腿跪坐到陆飖歌的对面,仰头问道:“父王,您说,儿臣保证谁都不告诉。”
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父王不让他说出去,他敢保证一辈子都会烂在肚子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