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2章 你们也不想你们有奸佞之臣的潜质被燕王知晓吧(2 / 2)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首页

齐泰和黄子澄哈哈大笑。

齐泰捋了捋胡须,眼中尽是得色,说道:“陛下说笑了,我大明如今可调动的卫所官兵,足有七十万,即便燕王敢起兵反叛,他麾下能战之兵,最多不过两三万。”

“我朝廷以七十万大军对他两三万人,焉有不胜之理?”

“就是就是,七十万大军就算是七十万只鸭子,他燕军刀砍卷了都未必打得过。”

黄子澄附和说道。

朱允炆也哈哈大笑。

“两位大人说的对,到时候即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着七十万朝廷大军也能碾压燕军呢,对吧!?”

“若有数十倍兵力,此言不差。”

齐泰老神在在地点点头。

自从蓝玉大胜北元之后,大明已经很多年没有大战,而齐泰黄子澄都是长期坐镇朝廷的文官,根本不知军事,在他们看来,大明官兵战力强悍,打蒙古人都跟玩似的碾压,以几十倍兵力对战燕王朱棣的一两万燕军,岂不是手拿把掐?

朱允炆真是给气笑了,书生误国,书生意气,古人诚不我欺啊……

码的摊上这么一对卧龙凤雏,完全用读书人那套想当然来处理国事,自己怕是逃不过自焚失踪的下场,想到这里,朱允炆的笑渐渐冷下来,低声道:

“前元的云南梁王也是这么想的,五十万大军与傅友德蓝玉二十万大军战斗,五十万对二十万,优势在他,结果呢?”

“云南麓川思茅土司也是这般想法,纠集三十万人与沐英叔叔大战,被沐英叔叔三万精兵击破。”

“察罕帖木儿百万大军,最后被刘福通十余万人击败,这些人坐拥数十上百万大军的时候,哪能想到会有惨败之日?”

“苻坚未渡之时,横扫北方,何等风光!?”

朱允炆四连问。

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瞬间一愣,心头巨震,他们并非蠢货,蠢货在朱元璋手下是做不到高官的,相反,他们十分精明,自然明白朱允炆所指,只是读书人的惯性思维,让他们将许多事情想当然,此刻被当头棒喝,全都皱眉沉思起来。

朱允炆呵呵冷笑,眯着眼瞧着自己这两位默不作声的老师:“兵者诡道也,一旦动兵,战事难料,何况我四叔朱棣乃是当世少有的知兵之人,你观我朝,有谁知兵?”

“曹国公李景隆,历来带兵,知晓军事!”

齐泰连忙说道,他也是顶尖的聪明人,只是书生气太浓,此刻被朱允炆点醒,连忙想办法解决,徐辉祖是燕王朱棣的大舅哥,所以齐泰直接把魏国公徐辉祖排除在外。

在他看来,徐辉祖肯定会出卖朝廷,而李景隆不会。

“长兴侯耿文炳,带兵数十年,也是知晓军事的宿将。”

黄子澄也补充道。

朱允炆捏着下巴,玩味说道:“曹国公和长兴侯,的确是比较好的选择,不过我若是曹国公,我绝不帮朝廷主事,你齐泰一介文臣,一窍不通,却主管军事,如今即将胜任兵部尚书,他左军都督府置于何处?”

“而且齐大人你和黄大人还请朕免了江南淞沪之地的重税,这些重税课业大部分都是补充九边辎重的,归他李景隆管,也是和西番茶马贸易最重要的一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你说曹国公李景隆会不会阳奉阴违,两头观望下注……”

“他和我四叔朱棣素来交好,若是四叔燕王反叛篡位成功,你说李景隆是得势还是失势?”

“长兴侯虽然是军中宿将,但他从军数十载,一直作为偏师和副将,从未作为主将率军出征,我四叔燕王却多次作为主帅率军出征,屡战屡胜,曾亲手俘获北元万户王侯,就连前北元枢密院知事张玉都投入他麾下,你看如今朝中哪个大将军事能与我四叔相持?”

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顿时如坠冰窖。

他们又不是傻子,只是之前当局者迷又是读书人思维作怪,一直没有想通这其中关节,而前世那个朱允炆也是一样。

说到底,前世的靖难之役是大明南北方的资源和权势之争。

北方长期作战,需要南方物资供给,且历朝历代都对南方收取重税,这导致南方的大士绅集团十分不满,因为大量的赋税成本其实压在他们身上,在洪武中科举形成定势后,许多南方耕读的大世家纷纷中举,他们多为江南人士,有解除赋税重担的朝政需求,又遇到了自幼饱读诗书很尊崇儒家的朱允炆前身。

于是,文官们告诉朱允炆的前身,圣君是不会对麾下收取重税的,尤其是南直隶,乃是圣君直接掌控的地方,您若是免了税,他们必定感恩戴德,更加爱国。

朱允炆便被忽悠免了江南许多地区的重税,这一下大明的赋税系统严重不平衡,导致北方,尤其是九边诸多藩镇,卫所的物资供应不足,朝廷的九边防御岌岌可危,甚至云贵川等地的边关卫所也受到影响。

朱元璋早就发现江南地区,尤其淞沪之地的胥吏喜欢抱团营私,曾经下令不准淞沪昆这些地区的官员在户部任职,也不准做主官,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齐泰他们这些文官告诉朱允炆,盛世的仁君不会埋没贤才,且天下为公。

而且朱允炆十分喜欢文学,江南地区又多饱读诗书之辈,他仰慕已久。

于是朱允炆的前身一登基就废除了自己爷爷朱元璋的这条禁令,大量的淞沪富裕地区,能够读得起书的乡绅之家子弟进入仕途,通过科举考入大明朝廷,在后世形成了庞大无比的南方文官集团,昆党,东林党等等。

这就算了,最重要的是,削藩和减江南的赋税,还有用文臣执掌兵部,实际上动了李景隆等一大批军方勋贵的蛋糕。

原本经过洪武皇帝清洗留下来的勋贵执掌军事,靠着江南赋税供养北方卫所大军和藩王这项收益,油水捞足。

结果朱允炆的前身把齐泰这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臣放在了兵部尚书位置上,处处辖制李景隆,还对勋贵们捞钱的自留地横插一杠,不被撸才怪。

对勋贵来说,尤其是李景隆这种经过战场洗礼的勋贵二代来说。

老子父辈打天下,跟着洪武皇帝南征北战,死了多少弟兄,才混了个铁饭碗,左军都督府掌管天下军事。

你齐泰一届文臣什么都不懂,半点功劳都没有,何德何能主管军事!?

按照如今朱允炆来看,前世朱允炆的手段是对外人仁慈,对自己人,尤其是九边诸王残忍,毕竟九边诸王在如今这个时候其实有监督地方官吏的作用,一旦把他们削藩削去,那么填补藩王权势空白的势必是科举文人。

这对于大明,并非好事。

齐泰嘴唇嗡动,还是有些不甘心,他咬着牙低声道:“陛下您是否过于悲观,即便燕王要起兵,也需名正言顺,他没有兵符调令,二来没有朝廷圣旨,如何调动大军?他麾下的兵马也并非人人都有胆子跟着他起兵叛乱啊。”

朱允炆见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心中呵呵冷笑,你两个卧龙凤雏,配上这朱允炆的前身,还真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深吸一口气,朱允炆背着手意味深长地道:“怎么没有,朝中有奸佞,藩王可以起兵靖难,拱卫京师保护皇帝,这是我皇爷爷亲自定下的藩王训……”

“齐大人,黄大人,你们也不想你们有奸佞之臣潜质的事被燕王知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