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颍川强求郭奉孝 广宗董中郎兵败(1 / 2)三国之太史子义首页

颍川,郭嘉府邸。

郭嘉的府邸是一个简陋又狭小的院子,虽然也是青砖土瓦,但一看就是年岁较长。

听闻郭府以前也曾经阔绰过,只不过郭父早亡,郭嘉又年岁较小,所以在家财分配上吃了大亏,只分了这么一个小院子。

唯一的好处,恐怕只有郭母据理力争,留下了郭府的藏书,供郭嘉研读。也正是因为如此,郭嘉才会被颍川大族荀氏看重,允许其入颍川学院读书。

此时的颍川学院,是大汉鼎鼎有名的学府,为大汉培养了无数能人志士!据说,学院内,所藏书籍,超过万部,是颍川学院能够屹立不倒的基石。

太史慈从十几年前就在花重金收集书籍,而到现在,太史族学中藏书,也只有区区三百余部,还有许多都是残卷!

站在郭嘉府前,太史慈轻轻叩动门环,喊道:“郭嘉郭奉孝在吗?东莱太史慈求见!”

没有一会,听到喊声,从里面出来一位略带病态的中年妇人,她将门打开,用手帕捂住嘴咳嗽了一声,问道:“将军找吾儿何事?”

太史慈躬身一礼,说道:“夫人见谅,慈路过颍川,听闻郭家子贤明,特来拜访一二!”

郭夫人见此,这才将大门打开,站在一旁说道:“将军快快请进,吾儿马上出来!”

太史慈进入郭府,发现院子虽小,但是其内收拾得还算干净整洁,丝毫看不出一丝破败的迹象。

没有一会,一名少年从房内走了出来,疑惑地打量了一番太史慈,拱手一礼,问道:“郭嘉有礼了,不知将军此来,所谓何意?”

太史慈闻言,还了一礼,说道:“太史慈见过郭兄,慈路过颍川,听闻颍川有一少年俊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兴国安邦之志,今日特来拜见!”

郭府院内,有一棵梧桐树,梧桐树下,有圆形石桌,旁边有两个蒲团。

郭嘉伸手微微一礼,指着蒲团说道:“将军请坐!”

太史慈跟在郭嘉身后,来到梧桐树下,跟着跪坐在蒲团上。

没有一会,郭母端着一壶茶水过来。太史慈看着郭母背景,皱了皱眉头,问道:“郭兄,汝母是否有疾在身?”

郭嘉闻言,微微点头,惭愧说道:“都是吾这个做儿子的无用,劳累母亲病魔缠身,还得照看吾之衣食!”

郭府并没有余财供养丫鬟仆役,府中大小事务,皆是由郭夫人一人照料,除了照顾郭嘉日常起居,还得给大户浆洗衣物,挣取钱财,供养郭嘉读书!

太史慈暗道,真是时来运转,如此良机,让他劝说郭嘉跟自己走的机会,又大了几分!想到这里,立刻说道:“吾认识一位名医,乃华佗是也!不知道郭兄可有听闻?”

“可是焦人华佗?”郭嘉闻言大惊,不由得站了起来,一脸着急地问道。

此时的华佗,有太史一族为其扬名,其医术被传得神乎其神,名声早就已经传遍中原数州。

点了点头,示意郭嘉坐下,太史慈这才接着说道:“焦人华佗目前正在黄县编写医书,郭兄有着经天纬地这才,困在这颍川实在是太过屈才。如今黄巾乱起,整个中原烽火不断。郭兄何不跟吾前往广宗,一展才华,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至于汝母,吾可派人护送到黄县,请华佗医治!”

“这。”郭嘉知道来者不善,确没有想到是想把自己一家一网打尽!

看出了郭嘉的犹豫,太史慈连忙说道:“郭兄切勿误会,吾跟汝一样,皆是少年丧父。此次前来却有借郭兄之才,助吾建功立业之心,但绝无强求之意!”

郭嘉闻言一笑,说道:“如若嘉不愿前往,子义兄当如何?”

太史慈微微一愣,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道:“吾实在不忍郭兄背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骂名,如若郭兄拒绝,吾只有强行带郭兄离开!”

郭嘉闻言大笑,说道:“子义兄,就如此笃定大汉数百年江山,就要毁于一旦吗?”

太史慈闻言,脸色一变,随后又恢复平常,说道:“郭兄何出此言,吾只是让郭兄出山,为国出力,助吾扫平黄巾,有何不可?学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郭兄难道不想一展胸中才华?”

“子义兄不逼吾效力于汝?”郭嘉闻言眼睛更亮,问道。

太史慈摇了摇头,说道:“郭兄实在是小看自己,以郭兄之大材,岂是能够受到逼迫的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郭兄就跟吾出去见见大汉风云,会会天下英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