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黄巾起义烽烟起 周仓阵前斩二将(1 / 2)三国之太史子义首页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史慈派出的信使,最终也并没有改变什么,唯一的好处,就是太史慈的名字,在中枢之中留下了一个粗浅的影响。

两个月后,黄巾起义全面爆发,整个青州各郡县,均是烽火四起。中原数州郡县,派往洛阳的信使是络绎不绝!

县令袁环被朝廷问罪处决之后,还没有派来新的县令,太史慈不得不对黄县进行军管,严防黄巾军犯境。

为了维护黄县安危,守土安民,太史府再次在黄县境内竖起了招兵大旗,汇聚二千青壮,严加训练!

黄县县衙。

“严主簿,本都尉不听理由,只要结果,所有兵器盔甲,必须按时按量提供,如果缺少,立刻组织工匠打造!”太史慈对主簿严颂厉声说道,言语中流露的均是不容拒绝。

太史一族,虽然富可比国,但军械这等严管物质,自然还是匮乏!

主簿严颂拱手一礼,说道:“太史都尉放心,都是为朝廷效力,吾等值此关键时刻,不敢有丝毫怠慢。定当全力以赴,为大军准备军械粮草!”

点了点头,太史慈说道:“有严主簿这句话,本都尉也就放心了,既然如此,吾就先回营等候主簿佳音了!”

回到大营,太史慈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二,就立马有斥候传来最新情报,表明已经有一支黄巾队伍朝黄县而来。

太史慈闻言,厉声问道:“何人领军?共有多少人马?”

斥候闻言,连忙回道:“将旗上书一个张字,并知道名字,人马遮天蔽日,恐有万人!”

“张姓武将!”太史慈想了想,整个青州除了管亥稍微有点本事,其余众将几乎都没有什么名气,不由心中大定,笑道:“土鸡瓦狗之徒,纵是再多,又能如何?”

军营内,校场上的战鼓被敲响,各级将校纷纷领着麾下的士兵往校场汇聚。经过两年训练的老兵,已经初具精锐的气势,缺乏的有可能只剩大战的洗礼。

点将台上。

太史慈一身银盔银甲,身后也是披着一件纯白色的披风。

左手按住腰间三尺剑,他环视校场内的众兵将,说道:“各部立刻清点人数,查验是否到齐。”

“诺!”

众将官答应了一声,校场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报数声,没有一会工夫,各级军官确定人数,全营一千名老兵全员到齐,无一缺席。

这两年,死于军法的官兵已经超过数十人。如今,在黄县大营之中,已经没有一个人敢违抗太史慈的军令。

当然了,太史慈对官兵也很好,不但是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连家里有个缺衣少食、头疼脑热之类的,都是太史慈帮忙解决!

士为知己者死,或许说他们只认太史慈,不认大汉朝有些夸张,但也相差不大!

“黄县的勇士们,那些黄巾贼子,要来破坏吾等和平安稳的生活,抢夺汝等家财、妻女!汝等答应吗?”太史慈剑眉星目,怒视全场,高声问道。

“不答应,不答应……”校场内,所有军兵纷纷举手高喊。

太史慈见士气可用,右手抽出腰中三尺剑,剑尖朝天,高声喊道:“那些黄巾贼人,只是一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坑蒙拐骗的小人,今日进入黄县境内,合该彻底葬送在此!黄县的勇士们,拿起手中刀枪,给吾好好教教这些家伙做人!”

“杀,杀,杀……”校场内,所有人纷纷高举手中兵刃,高声呼喊。

“赵骁何在?”太史慈高声对众将喊道。

“末将在!”赵骁闻听召唤,立刻从队列之中走了出来,走到太史慈跟前,单膝跪地,拱手道。

太史慈双眼盯着他,说道:“命汝率百名亲卫骑兵即刻出城,监视黄巾贼动向,待吾大军跟黄巾贼接战之后,从侧后方击溃黄巾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