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举孝廉慈承父职 回黄县大宴将校(1 / 2)三国之太史子义首页

公元182年秋。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

眨眼工夫,时间已经过去三年,还有二年时间,黄巾起义就要爆发了,东汉末年,长达百年的乱世即将来临!

守孝结束的太史子义,此刻,也终于可以从幕后走向台前!

这三年,太史族学进行了扩招。现在的太史族学,分成了文武两班,九个年级,每年都有超过数百名族学子弟,从太史族学毕业!

他们大多被太史慈动用关系,安排到了周边各个郡县,从小吏当起,其中优秀者,更是聘任其在学院留教,等待合适的机会。

“某等见过公子,请公子安!”以黄忠、周仓为首的太史府家将,躬身对站在案桌后的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看着大厅之中,满满当当的麾下家将,点了点头,说道:“众将免礼,请坐!”

“谢公子!”众人再次谢过之后,这才分列两旁,屈膝跪坐。

太史慈看着众人,说道:“子义为父守灵三载,这段时间,辛苦诸君!如今灾匪四起,还需劳烦诸君,安抚流民,剿杀匪患!”

大汉世族,与国同休,自然有维护地方稳定的职责!

众人连忙从座位上直起身子,拱手说道:“请公子放心,某等定当全力以赴,安抚流民、剿灭匪患!”

这是太史慈守孝三年之后,第一次回到太史庄内的太史祖宅,安抚众家将之后,自然要去拜见母亲。

对护卫在一旁的周仓说道:“元福,汝也三年没有见过汝母了,自去吧!在这偌大的太史府内,没有人能够伤到吾的!”

周仓也很是想念自己的母亲,闻言,点了点头,拱手说道:“公子,那元福去去就来!”

目送周仓离去,凌凡这才往后宅走去。

后院内,太史夫人早就收到婢女通报,早早地就在等候太史慈归府。

看到眼前年老了数岁,明显要苍老了许多的母亲,太史慈连忙走进几步,双膝跪倒在地,叩首道:“子义见过母亲,恭请母亲福体安康!”

太史夫人拍了拍搀扶着自己的婢女的手臂,示意她松开自己,这才颤颤巍巍地走到太史慈的跟前,将太史慈扶了起来,抚摸着他的脸庞,说道:“吾家慈儿,高了,也瘦了,这三年可苦了你!”

“为父守孝,乃是孩儿本分,何来辛苦一说!”太史慈回了一礼,接着说道:“倒是母亲,孩儿这三年不在身旁尽孝,母亲显得苍老了许多!”

太史夫人闻言一笑,摆手说道:“好孩儿,为人怎会不老,母亲年龄大了,现在,就盼着早日能够看到你成婚生子!”

太史慈闻言一阵苦笑,现在他也只有十六岁,谈婚论嫁实在是太早。但如今身处大汉王朝,黄巾将乱,诸侯并起,随之而来的是百年乱世,安生日子并没有多久!

想了想,太史慈还是说道:“母亲,孩儿年龄还小,过上几年,定当满足母亲这个愿望!”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炎黄古训,太史慈也只是一个普通士家子弟,如何能够避免!在家里陪着母亲待了半个月,从北海来的信使就带来了北海相孔融的征辟令!

太史慈因为父守孝三年,其孝心传遍北海,感天动地,固被举孝廉,征辟为黄县都尉,接了亡父太史勇的职务。

黄县地属东莱郡,乃是东莱郡府所在地。但整个东莱乃是小郡,附近更是有北海侯国,数年过去,并没有人愿意花费重金前来就任。

灵帝在西园卖官,各地官职都是明码标价!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这些官职谁都能够购买,而是皇帝升了你的职务,你再去花钱购买,这也导致了大量官员,十几年都不想升职的原因!

没有人愿意接任,东莱目前还是只能处于北海侯国的管辖范围,自然也是孔北海的管辖地。

太史慈恭敬地高举双手,从信使手中接过带有北海相大印的绢布,高声说道:“子义多谢相爷厚爱,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