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 子午之谋(2 / 2)寡人刘玄德首页

这一日,赵云率后军到来,倒是也不曾处罚马超,只是亲临阵前,绕着阳安关走了几圈。

大帐里,众人齐聚,商议取关之法。

刘晔打量着摆在身前的地图,微微皱眉,“此地实在太过凶险。非是不能强攻,只是难免要有大伤亡。”

赵云也是点了点头,“可要入汉中,阳安关不得不下,强攻是最后的法子。”

马超在一旁沉默不语,这些日子他已试过各种法子攻城,可惜那张卫就只是龟缩不出,偏偏他又没有别的办法。

刘晔笑道:“如孟起所言,张卫此人无谋,我看不如暂退,以麻痹张卫之心,随后趁夜袭之。有主公送来的丹阳兵在,此战其实不难。”

赵云思量片刻,点了点头。

…………

阳安关内,张卫站在城楼上,抬眼朝着关外望去,关外空无一人。

原来几日之前,关外的长安大军忽然连夜撤去。

只是一夜,原本驻扎在城外的数万大军就不见了踪影。

他派人出城寻了些城外的农户来,这些农户自然也不知其中内情,只知长安大军是连夜撤走的,之前全无半点征兆。

越是如此,张卫心中越是惊疑。

自长安起大兵而来,换了他在这些人的位置上,也绝不会如此轻易放弃。

这几日他已经接连派出几波探马出城北去打探消息,只是都不曾有什么大的收获。

正在他站在城头上思量之际,有手下军士来报,外出探查的骑军捉住了一个敌军善后的探马。

张卫闻言大喜,立刻下楼亲自审问。

一个时辰之后,张卫站在院中深思。

那个探马嘴硬的很,不过最后还是吐了口。

原来那些长安军之所以退去,是因凉州的韩遂突然暴起发难,连破数座城池,逼得他们不得不回援。

想到此处,张卫这才将憋了心中许多时日的那口气吐了出来。

实在是这次赵云等人来势汹汹,他又被马超杀破了胆,实在不想与之对阵。

想到此处,他心神放松下来,安排手下军士准备酒肉,今日要犒赏城中守军。

…………

入夜,城头上的守军正在相互抱怨,自上到下,将城中将官都骂了一个遍。

如今城中守军都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只有他们这些人还要留在城楼上值守。

虽说不久后会将他们换下去,可到时都是些剩菜剩饭,如何吃的尽兴?

就在他们抱怨之时,有一支人马沿着城下的阴影,正在偷偷靠近城头。

阳安关城墙高大,可在城下之人却是视若无物,直接攀附而上。

此时城楼上的守军还在咒骂着军中将校,有几人还抱怨着那些长安军实在太没用了些,要是真有本事,为何不把那些城中只知玩乐的将校多杀些,就这般灰熘熘的走了?

正在此时,异变突生,数道身影忽的跃上城头,还不等守城士卒有所反应,刀锋已经从他们身上掠过。

那些跃上城头,一身黑衣不曾披甲的汉子们,悄无声息的自城头熘下城去,接着以雷霆之势迅速解决了城门处的守军,最后点燃报信用的烟花。

火花在半空之中骤然炸开。

一支骑军自远处以迅雷之势奔入城中。

此时城中饮醉酒,早已安歇下的张卫这才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披甲,随手拿起桌上的佩剑就走出屋去。

在门外护卫的护卫之下,他走出宅院,听着城中的声势,知道此城是守不住了。

他也不迟疑,令护卫牵来他的坐骑,准备就此逃去。

不想还不等他上马,一支骑军忽然杀至。

为首之人,锦衣白马。

马超横枪在手,笑问道:“想死,还是想活?”

…………

阳安关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南郑。

阳安一破,长安军势如破竹,连下汉中数城,直逼南郑而来。

张鲁寝食难安,夜间也难入睡,短短几日便消瘦了不少。

一来担忧张卫的性命安危,二来自然担心这片辛苦打下来的基业。

眼见长安军日渐逼上门来,他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这一日,他将手下谋士阎圃寻了来。

“阎君,如今阳安已破,长安军南下而来,你可有计谋能保我汉中不失?”

阎圃闻言苦笑一声,当初他曾劝告过张鲁,大势在刘,莫若早降。

即便真的是要拒守阳安,也不可让张卫前去。

可惜张鲁都没听从。

张鲁也知有些强人所难,叹息道:“悔当日不曾听阎君所言。如今我欲降之,不知可否?”

阎圃沉吟片刻,开口道:“如今长安军兵锋正盛,即便明公愿降,只怕也难被看重,不如先南投巴中,招徕异族,到时也算有功于国家。”

张鲁思量片刻,点了点头,“阎君所言有理,你去整备一二,咱们要快些赶赴巴中。”

阎圃应声称是。

他忽的问道:“明公,如今府库之中还有不少财物粮草,若是离去的匆忙,只怕不能全部带走。”

张鲁打量了他一眼,叹息一声,“那些本就为国家所有。岂可因一人之私心,而废国家之公事。”

阎圃诚心道:“明公仁德。”

屡次献计不用,他却依旧留在张鲁手下不曾逃去,也是因张鲁确实有颗仁厚之心。

这一点倒是与益州刘章颇为相似。

他心中叹息一声。

可惜乱世之中,这般只有仁慈的君主,注定做不成大事。

…………

这一日,一支军马从褒中的山林中钻了出来。

来时的五千精锐步卒,加上五千辎重兵,如今只剩下半数。

剩下之人都是衣衫褴褛,面色惨白,有些人甚至只是站着便有些摇摇欲坠。

魏延依旧是步行在前,众人见主将如此,自然也不敢停留怠慢。

之前已见过张松所画的地图,故而魏延只是打量了一眼,便看出此地已经相距南郑不远。

他看向一旁,庞统不知熘到了何处。

片刻之后,庞统回返,笑道:“还真是被你赌赢了,如今摆在咱们眼前有个天大的功劳,就看你愿不愿取了。”

“功劳?”魏延皱了皱眉头。

庞统笑道:“方才我捉了一个逃兵,原来如今赵将军已然攻破了阳安关,大军正朝南郑杀来。”

魏延露出些失望之色,“看来到底还是晚了一步,可惜这先入汉中的功劳了。咱们还是要快些行军,免得张鲁直接降了,那咱们就真的是白费功夫了。”

庞统摇了摇头,“既然如今大军已然入了汉中,以我猜测,以张鲁的性子,定然不会死守南郑。至于请降?若是大军不曾攻破南郑,他手中还有汉中之地,倒是说不得会请降。可如今汉中已然尽在我军掌握之中,张鲁此人断不会请降。”

魏延思量片刻,点了点头,“你所言也有理。那功劳又何在?”

庞统笑道:“此人如今无路可去,必然要入巴中,如此才好待价而沽。”

魏延皱了皱眉头,若是真的如庞统所言,自然是天大的功劳。

可若是不曾如庞统所言,他们偷渡子午的功劳便只能白费了。

魏延问道:“你有几分把握?”

庞统则是原话奉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岂有万无一失之策,事过五成,便值得一赌。”

魏延咬了咬牙,沉声道:“好,便赌上一把!”

其后,魏延率军绕过南郑,埋伏在去往巴中的必经之路上。

果然碰到张鲁等人率数百骑而来。

魏延伏而擒之。

其后三辅之军攻占南郑,张鲁说降巴中。

汉中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