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相当有挑战性。
“就在这里领悟?”秦浩问道。
“入阵之后,有主上布置的‘时间’大道道痕数条,能不能领悟,领悟程度能不能达到破关的要求,就看你的了。”
石像张三说着,把手一挥,一道光芒乍起间,将秦浩送入了关卡空间之中。
只是秦浩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张三送自己进入关卡空间之后,朝着沙漏射出一股灵力,那里面细沙的流速骤然加快了一倍有余。
现在,五个时辰,这沙漏中的黄沙便会倾泄一空。
“主上的本源之力所剩不多,反正我看这小子难以过关,能省点儿就省点儿吧。”
这是张三私底下拿定的主意。
反正你过不了关,五个时辰也好,十二个时辰也罢,对试炼者而言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损失。
但这样一样,秘境天地中这第九关对于“主上”本源之力的消耗可以减少一半。
这账算得过来。
想要闯过这第九关,主上留在关卡大阵中的时间道痕,至少要吸收到最粗大的那一条。
这个前提是试炼者必须要悟透、掌握相当程度的“时间法则”。
而且还必须磨灭主上留在道痕上的道念烙印。
这等于是在“时间”大道的悟性层面,和主上交锋。
石像张三不认为秦浩有任何胜算。
这小子深藏不露,但关卡大阵是主上亲手缔造,入阵瞬间的反馈,这小子身上没有任何时间道力的波动。
也就是说只怕是从未接触过“时间大道”。
一个白丁,上来就让他悟?悟了还要斗……
“时间大道”若是如此容易就让人领悟获得,怎么可能被称作三千大道中的“皇者之道”?
三千大道中,能被称为“皇者之道”,只有“时间”、“空间”二者。
而“阴阳”、“生死”之道,则被称为“王道”。
再往后,便是由皇、王之道延生出的“因果”、“光暗”等其他大道。
向“力”、“速”、“量”这些大道,则在三千大道中的排名就要更为靠后一些。
但这只是排名不同,真正道以至用,还是要靠修为。
比如若是你“力”、“速”二道修炼到极至,一拳光速,那你自然也就摸到了“时间”、和“空间”之道的门槛。
再往前一步,便可隔着时间长河,一拳击向敌人的“过去”或者“未来”身……
道至极,才是真正的极道。
三千大道中,每有一道修至极限,便石像守卫口中的“天阶”强者。
一道至极,总会触碰到其他更高级大道的门槛。
那么以极致道,融合更高级大道道痕,这样的人物,已可称神。
至于主宰……
那是可以轻松屠神的存在,已经超出了石像张三可以揣度的范畴。
然就是身为星域主宰的主上,主修的大道本为空间大道,后来为了与魔族大能一战,以极至空间之道,触碰时间大道……
千年时间,用主上的话讲,只是略有所得。
可见这时间大道的领悟,有多难!
就算秦浩在关卡空间之中能有所悟,这么短短一点时间,还要和主上留在时间道痕上的道念斗法……
石像张三自然不看好秦浩。
在沙漏上动动手脚,减少主上本源之力的损失,在他看来自然是无比正确的决定和举动。
入阵的秦浩哪知道外头的这些变化。
当他听说这一关的闯关要求是领悟“时间之道”时,心下便有些火热。
这处秘境的每一关,目前看来,即考验试炼者的天赋、潜力、悟性、修为、技能、认知、应变等,同时每一关也给出了不小的机缘。
每过一关,便有所得、有所获。
这所得所获,随便拿出去一样,想来都是惊天动地的宝贝。
哪怕今天止步于此,来此一趟的收获提升已是巨大。
秦浩心中暗自盘算了一下,这一趟,走到现下,反回去打当初的自己……十个,至少十个应该没什么问题!
自己一旦离开秘境,估计天劫便会找上门来。
金丹境肯定稳成,到古卷所载的元婴境,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修为境界一升,识海古卷又有一波奖励。
古卷出品,必属精品。
这样秦浩心头火热,期待不已。
当然这一关还要尽力要闯一闯,有识海古卷帮忙,这“时间大道”的领悟难说有戏。
至于道念斗法,这下一步的事情,秦浩倒是丝毫不憷。
识海古卷本名“鸿蒙天书”。
有“鸿蒙天书”在自己识海镇压一切,什么道念来了都是送菜。
就这么有信心!
而且,过了这一关,就能顺利接收传承。
这传承之中有些秦浩并不看中,什么功法武技之类,最多借鉴。
倒是有些能迅速提升自己实力,增强自己护道实力的东西,比如丹药、法宝之类的东西,最好能搞到手。
这些石像守卫,虽是实力只有本体不足百一,但放在自己这方世界用来看家护院,怕是妥妥再无后顾之忧。
还有那“量天尺”……
好家伙,秦浩对这个“好东西”那叫一个念念不忘。
他还想着收服这些石像守卫之后,重头儿再来上一遍,那灵元提升……蹭蹭地!比坐火箭都快。
所以,这最后一关,秦浩势在必得。
秦浩静下心,闭上眼。
识海古卷内页上“阵”、“念”两枚字箓同时闪耀光芒,再把神识魂念透过破妄】向着所处的关卡空间一点一点地涌动而出。
随着秦浩神念在关卡空间中的弥漫铺展,异像随之而来。
一位银须长髯的中年与云团之上盘坐,口中诵念着晦涩难明的句子。
这些句子语调初时几不可闻,而后渐渐嗡嗡混响震动间,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在关卡空间之中掀起阵阵回声荡漾。
随着回音四起,盘坐云端中年的整个儿外形,开始不断在虚幻与凝实之间交替变幻。
随着虚实不停变幻,中年的外貌在秦浩神识中看来,也开始不断变化。
时而少年、时而青壮,时而垂垂老矣,时而又是个懵懂孩童。
诵念着那篇不知其名、不解其意的道文的声音,也随着云团上盘坐那人的外貌变化而发出属于不同年纪的声音。
随即,云团四周的光影深邃了下来。
周围的环境慢慢变得至暗无光,云团和其上盘坐的大能也消失在这比墨色更浓重的黑暗之中。
唯有诵念道文的声音,变幻着不同语调,从黑暗中的至深处鸟鸟荡荡地依旧传来。
这片黑暗如此广袤深邃,似乎包含万物;
这片黑暗如此单一纯粹,似乎空无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