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于大善人(1 / 2)家兄于少保首页

永乐元年,八月。

浙江宁波府、衢州府、处州府迎来特大洪灾。

地方史料有这样记载:

“簇簇烟村,变作深深沟堑;丛丛市井,浑成漠漠沙滩。江边白骨掩黄沙,岸上腐尸横碧草。子含悲而认父,夫啼哭以寻妻。愁归故里,稻粱屋宇尽成空;惨步荒郊,鸡犬牛羊多绝类。竟无措手,何处安身?……”

大批的灾民,涌入杭州、严州、嘉兴等府。

杭州府钱塘县。

街头布满衣衫褴褛的灾民,面色蜡黄,皮包瘦骨。

一辆马车在街上驰过,两街的流民像行尸走肉一样爬行,念念着好心人给点吃的。

马车帘被掀开,露出张风神俊茂的面容,正是于仁。

他眼中露出怜悯,未想到灾情到这种地步,吩咐道:“刘伯,沿路散些铜板,行慢些。”

驾车的男子约莫有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有些花白,叹了口气,沿路撒了些铜板去,霎时引得争抢。

于仁才掩下帘,在马车内沉思:“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求活,何忍啊。”

于仁的父亲是洪武年间的工部主事,办事战战兢兢,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拥抱,待放朝回家,一家人欢天喜地,甚至会喜极而泣——

因为又活下来了一天。

那是做官极为危险、清廉的年代。

受到此间的影响,于仁打小就没当官的志向,只是沉浸在各类书籍、古籍中,在那里寻找理。

千百年江山如画,风流人物逝去,所谓功名利禄如浮云,只有理才是我辈追求。

于仁这样想。靠着祖业积蓄,生活也无忧,家庭美满。

可见到今天的光景,这些灾民如何活下去?

如果是文先生在,他会怎样做。

于仁怔怔的望着祠堂内文先生的画像,往常心神宁静的香火淼淼味道,全然不起作用,心绪如麻。

怔怔许久,他缓缓踏步而出,脸上带着释然。是的,他已经有了答案。

答案就在一侧的对联上:

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心无愧,从心而为,如果不忍灾民饱受饥饿,那就尽最大努力去帮助灾民。

经此一番,于仁变卖了约有三分之二的家产。

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店铺,名画古董,以及他收藏的绝版古籍。

于仁在钱塘开设了几十余家粥铺,相隔十里有余。

家仆管事,大大小小,全被派出去操持这些粥铺。更是亲力亲为,此刻正在一间粥铺上,给来领粥的灾民们分粥。

于谦,时6岁。于泰5岁。也被于仁带到粥铺帮忙端粥。

粥铺前人影绰绰,左扶右支,形同镐素。

有的人简直如骷髅,只剩一层皮,吊着半条命。

仅仅一碗粥,他们的眼睛里多了亮,多了一份渴望,多了一份他们看不懂的眼泪。

可以,活下去了。

但灾民的队伍里,更多了些钱塘的泼皮无赖,无业游民之类,来鱼目混珠领份免费的粥,望着越来越长的队伍,于仁深深皱起眉头。

这批筹措的救命粮,几乎是他能力范围内的所有了。

有人多吃一口,真正的灾民就会少吃一口。

“难道一个一个去辨认吗?”于仁喃喃出声,人性的卑劣,使他措手不及。

就在这时,于泰抓了一大把泥土杂草,往大锅里熬煮的粥一丢。

“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