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19回 晓知以情理(1 / 2)南朝有汉祚首页

“阿父!”

刘义符面色一正,又道:“孩儿还是那句话,高官厚禄,任其尽取,用于安抚,此事万不可松弛,北伐中原,非一日之功,若是保留其利益,将来再次改革,恐埋下祸端。”

在刘义符看来,其实义熙土断也是老爹增加威望的一种方式,打压门阀士族势力,来达到自己代晋的目的。

咳咳…身为儿子这么说可能有点不恰当,但事实就是如此。

世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却不知桓温之心,路人同样皆知。

桓温当初实行土断,同样也是打击门阀增加威望,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身为下等士族的老爹肯定也不能放过这种机会。

可以这么说,东晋一直都是以打压门阀士族为重,因为他们的权利实在太大,就算老爹刘裕代晋之后,门阀士族无论在朝在野,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土断的核心主张,就是将全国户籍一律整理为黄籍,取消临时白籍户口,居民不分侨旧,一律编入所居郡县的正式户口,官府针对侨人的优待政策一律取消,无论是谁,都要向朝廷纳税服徭役。

所以土断的实施历来都有很大的阻力,受到侨人及一些大族的反对,士族害怕丧失作为北来高门的标帜,百姓则深知从此要负担沉重的调役。

纵观东晋以来的土断改革,老爹刘裕的改革最为成功,老爹的改革思路,是不管侨人是否乐意,直接裁撤侨置州县,最大限度精兵简政。

新政规定,全国绝大多数州县全部依界土断,多数侨置郡县被合并或取消,归入相邻的本地郡县。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爹的确是赢了,他主持的义熙土断打击了东晋士族集团势力,财政做到了增收节支,派遣徭役的难度减小,百姓的税负变得均匀,民间怨气有所缓和,对维护东晋政府的兵役来源和租赋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爹刘裕是个有理想信念的政治家,他抱定“率之以仁义,鼓之以威武,超大江而跨黄河,抚九州而复旧土”的志向。

同样,他期待建功立业,恢复中原,并为此多次用兵,将东晋的旗帜第一次插上了洛阳和长安的城头。

然而,他也失败了,理由很简单,在对待居住晋陵之地的南徐、南兖、南青等三个侨州的住户,他没有一碗水端平,而是网开一面,暂不实行“土断”改革。

因为他赖以打天下的北府兵,家眷就住在这片区域,既然是自己人,自然得优待,但如此特事特办,不仅改革没能彻底,而且为改革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这也是刘义符反对的事实,他承认这个事实施起来很难,甚至北府军会反叛。

毕竟恒玄到现在才死没多久,这家伙就是因为不好好利用北府军,居然将北府高级将领杀了个底朝天,才给了老爹机会,不然他老爹现在还不知在那旮瘩待着呢。

对于刘义符的劝告,刘裕是非常明白的,可北府军毕竟是他手上的强旅,他又不得不考虑这些人的利益。

刘裕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此事容为父一想。”

“阿父,车兵有一言,既然阿父认为北府军不会反叛,阿父何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如今北府诸将中,以刘氏势力最大,谢氏及桓氏所剩无几,其余势力也被分化,其中刘氏又是我彭城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