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和蒋老本是抱着不以为然的心思打开竹简,可当他们看到开头的内容时,便被吸引住了。
蒋老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听着蒋老念额额起劲,黄岩也不禁跟着念了起来。
王景给他们写的《三字经》,自然是他自己删减过的,他可不敢把整部《三字经》原封不动的都抄下来。
比如这一段――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要是给面前这两位看到,那估计会出人命的。
总之王景把汉之后的各种历史典故,基本都删掉了,其他的则基本保留。
蒋老跟黄岩读完一遍,忍不住又读第二遍。
黄岩作为王允帐下的议郎,主要负责的就是教学方面的各种事宜,所以他对于这个年代无论是太学还是私学的各种教材,都研究颇深。
越是研究的深,他就越能出王景写出的这部三字经的不凡。
虽说王景写的《三字经》只是删减版的,但依然保留了大量典故、故事,蒋老以及黄岩皆是饱读诗书,文化造诣颇高之人,里面的大部分典故皆一看就能明了,只有极少部分较为生癖的,不甚理解。
二人越看越是啧啧称奇,这《三字经》以三字为一句,二句押韵。语言平易浅近,读来琅琅上口,如同儿歌一般,便于记诵,这是一大优点。
里面的各种典故层出不穷,一来可以吸引住孩童的兴趣,二来又可以开发孩童智力,这是第二大优点。
二人细品数遍下来,又发现这《三字经》的优点远不止那两条。
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
这短短的数百字,将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方方面面皆囊括在了其中,孩童们阅读背诵《三字经》的同时,不仅学到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还能学到故事中隐含的做人做事道理。
二人越看越惊,此时终于明白,王景刚才那一句话还真不是妄言,不考虑其他,单从适合孩童启蒙教学的方面来看,这一本《三字经》,确实有傲视那一堆蒙学著作的资本。
“这……这……真是主簿大人写出来的?”黄岩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呆呆的看着王景问道。
王景摊了摊手,算是默认,不抄几篇文,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穿越者,这事王景可一点也不会觉得害臊。
此时这黄岩心里是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他作为一个专管教育方面的官员,他知道这卷《三字经》的出现,对于当下的儿童启蒙教学意味着什么。
不安的是他刚才那点龌龊的小心思,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刚才的他确实对这位凭老子关系走后门,一来就骑在自己头上官家子弟很是不满,便想这敲打一下,没想到他叫人家从一堆蒙学著作中挑选几本出来作为规范私学的教材,人家根本就懒得挑,回头就自己写了一本胜过那一堆蒙学著作数倍的教材来,这是何等气魄?
思及于此,黄岩立马站了起来,对着王景深鞠了一躬,道:“黄某有眼不识泰山,不识公子大才,冒犯之处,望公子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