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王乐义的到来(2 / 2)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首页

比如塑料膜,我们村的只盖了一层,而冬暖式蔬菜大棚通常是两层。

当然了,其实也就是前期的投入比较高。这种大棚用得比较久,平摊到每一年,也就不那么贵了。”

王乐义心里默算着,一亩地能产出多少蔬菜,一斤蔬菜在北方多少钱,要多久才能回本等等。

接下来,江宁讲解了一下冬暖式蔬菜大棚。

两块薄膜覆盖法主要采用一大膜,一小膜的覆盖方法,棚面用一大膜罩起来,顶部用一块小膜把它接起来,两块薄膜覆盖好以后,要用压膜线将塑料薄膜充分固定起来。

“压膜线的两端一定要系紧系牢。”

两块薄膜覆盖法的优点是:冬天寒冷的季节,大棚需要密封的时候,只需要把两个薄膜接缝的地方交叠起来,用东西把它压紧,大棚的保温性能就比较好,到了晚春季节,大棚需要通风的时候,再把两个薄膜的接缝处拨开一个小口,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通风口,便于散热。

“大棚种植的蔬菜,生长特别快。冬天的新鲜蔬菜在你们北方,几乎是供不应求,我认为有搞头。”江宁是鼓励他去搞的。

“我们那边,大家也穷,恐怕也得从竹木支架开始做起。”双河村的做法,也给王乐义提供了一个方向。

穷则思变,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当然知道,新鲜蔬菜在冬天的北方有多受欢迎。他们那边,绝大部分人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等度日。

江宁倒也没有劝什么,毕竟自己都搞竹木支架的,没道理劝人家花重金去搞金属支架的蔬菜大棚。

即便是这样,他相信王乐义的村子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冒险。

要知道在前世,王乐义88年的时候动员村民去搞,也只有十多户人跟着他干,其他人都是观望的状态。等真正挣钱了,大家才开始跟风的。

“你可以在这里住几天,我尽量教你怎么做。我们这边,还有不少农业方面的专家,应该对你有帮助的。”江宁继续跟他说道。

王乐义也正有此意,闻言立即感谢。

他一连待了三天,期间还用江宁家的电话,给自己老家那边聊了一次,甚至最后吵了起来。

“统计过了,我那边村子,只有8个人愿意尝试。”王乐义有点气馁。

江宁微微皱眉,这减少了一半?

但江宁很快反应过来,这就是提前三年的结果。

说实话,能有8个人跟着王乐义冒险,已经算他有威望的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

江宁有意想要改变北方冬天吃菜难的问题,否则,也不会那么积极教王乐义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

“哦?江老板您说。”

“我们可以合作,我出资建大棚。亏了算我的,赚了对半分。”江宁也不白帮忙,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那我得再打个电话问一问。”

王乐义自然是满心欢喜的,虽然这么一来,利润要被分走一部分。然而,好处也很明显,不用他们冒险。

不出一分钱,他们只出人工和土地而已。

他相信,这回应该会有很多人跟着干。说到底,大家其实还是不太愿意出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