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蒙古江宁之战2(2 / 2)宋南首页

很多人谈论战争,其实接触性战役都是短暂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筹备、追逐、围困、遭遇、阵地战。

王正在两个州的守卫战开始后,就出发了,带领20艘双桅内河帆船沿着大运河前往楚州,进入了洪泽湖等待。一个夜晚降临之后,船队从淮水进入蒙古大军背后,用燃烧弹焚烧蒙古人的渡船,攻击辎重营,大量的弩炮火箭覆盖了辎重营。进而全面袭营,燃烧弹在蒙古大军肆虐。

蒙古武士从睡梦中醒来,大吼:敌袭。在帐篷门口被箭弩射死,在帐篷里烧死。

楚州城城门打开,军团成队列向蒙古军营进攻,燃烧弹覆盖着整个军营,飞蝗般的弩箭雨在指挥官从上到下的命令声中,追随着四处奔逃的蒙古士兵覆盖。

蒙古主帅好不容易在中军整军数千人上马冲突,江宁武士团的阵列堵在逃跑路上,长枪入林,弩弓疯狂收割,战马带着武士撞击在长矛阵列。

到黎明时分,蒙古主帅战死,残余军人在退往淮水时淹死在淮水利大半。

最终统计,蒙古25000名战士,被歼灭15000,俘虏8000,淹死2000,全军覆没。

王正整理船只,补充弹药弓箭,赶往淮南,重复了楚州的战役。

蒙古人没有真正展开骑兵阵列,就被消灭在淮水边上不对称的远程攻击和炸药武器中。

这一战获得了不少马匹和蒙古人和汉军奴隶,他们将被安排在江宁矿山、工地劳作到死亡。

王正决定给忽必烈一个难以磨灭的教训。南洋舰队前往登州等地,把蒙古水军歼灭在港口里。

同时王正率领20艘船队从楚州沿着黄河北上,进攻徐州。

江宁军进攻徐州的方式很简单,把12磅青铜拿破仑炮挪到岸上,不断地对着城门轰击,轰破城门后,就往里扔炸弹燃烧弹,等城门上下的人死光了,欧洲武士就骑兵冲突,进入城内开始攻占城墙。这一段城墙这里死尸堆满了夯道,被江宁军团用弓弩和双筒猎枪放倒大片。

后续的军团跟进控制徐州。大宋军队如果聪明,从襄阳反攻,蒙古大军就比较危险了。但王正估计宋人不会这么有勇气,所以他也就只是吓唬一下忽必烈。

控制徐州的好处是北望山东,从陆地到海上攻击,可以有机会拿到山东。王正也比较担心的是蒙古人和大宋一样喜欢决黄河口,再决黄河口,江淮一带就没法发展,会大水冲击了一片汪洋沼泽。淮南煤矿就泡汤了。江宁州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去治理黄河。历史上明清两代用了五六百年才稳定了黄河,王正不觉得自己有力量在几年或十年内治理好黄河。这也是大宋轻而易举的把江淮丢给自己的一个原因。

但占领山东就不一样了,蒙古人会如骨鲠喉。

南洋舰队在登州横扫蒙古水军后,没有固守港口,只是留下四艘舰船游弋,就回到江宁。

战争瞬间的变化,在襄阳战役刚接触时,蒙古与江宁之间的战争就结束了。这一战震惊了从蒙古到大宋的每一片土地,在忽必烈遭遇了威信严重受损的同时,江宁崛起为中间的一个军事强国。

但真相是蒙古骑兵军团未能和江宁军团真正面对面对抗。蒙古人败于战略上的失败,投入战场的兵力不足,又分兵两条线,进行攻城战后,受制于远程兵器的缺陷,进而被水网困住,而对手却利用水网夜袭。蒙古人仍处于冷兵器时代,而江宁军团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这就是巨大的差别。

蒙古军队主力军团快速从襄阳撤离。王正的军团已经在山东境内,向上走陆路可以直接攻击大都北京。

大宋前线的主官颇为恬不知耻的声称击溃了蒙古数十万大军,此时他们并没有得到江宁人击败蒙古人的消息。

蒙古人进入山东南下,在徐州沿线与江宁军对峙。

王正没有发动进攻,蒙古人也处于守势。

双方停留了一个月,这种奇怪的状态令大家都很困惑。

忽必烈遇到了朝廷上的一些障碍,他的汗位不受一些宗室欢迎,这个已经不是大问题了,但战争的失败还是带来一点困扰。

王正没有几乎进攻,除了军团数量的问题,后勤力量不具备国战的能力也是重要原因,最大的原因是王正非常担心如果继续进攻元朝,蒙古人很有可能决黄河南岸,淹没淮水一带。这对江宁打造煤钢联合体不利。

所以他主动向蒙古人伸出和平之手,派使节去问:“天气太热,我们不如停手吧。”

蒙古主帅把这个古怪的和谈信息传往大都。

忽必烈说:“那就停吧。”

一场面子战争就这么终止了。双方在徐州一线对峙为新的边界线。

王正回到江宁,江宁国内一片欢呼,三百年来的耻辱似乎宣泄一空。

而大宋则吓坏了,北方有了两只凶猛的狼。

朝堂一片寂静,很明显襄阳的战报是在吹捧,其胜利不过是因为江宁击败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