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公主轿临少室山,愿资钱粮见如来(1 / 2)人在少林,扫地三秒后成佛首页

若是都城里任意不知内情者,听得那恶名昭彰的特务组织竟转行改作言官,抛开个人生死直谏监国。

大概会笑着把一盘花生米灌到说话者的嘴里,劝他少喝些别说浑话吧。

但许清蘅和别的飞鱼卫,本质不是一路人。

她身家清贵,及冠后本该在吏部、礼部衙门里闲适度日。

兴起时写些诗文,好教士子公卿盛赞清流之名,过上人人称羡的体面生活。

直到某天早上她晨步归家,发现平素给家里送茶的茶铺被飞鱼卫搬空了。

理由是走私高地上官家专营的名贵茶叶,与朝廷抢饭吃了。

显然是走私茶叶最大消费来源的礼部尚书许宅,却丝毫没受到波及,甚至连上门问话的官员也不见一位。

数日后,茶铺原址上换了一批新面孔,熟悉的茶香,熟悉的味道。

一切如常。

但许清蘅心里就是过不去。

她自幼是认死理的倔牌气,既已决定加入飞鱼卫,好友紫凝劝阻不得,也只好同趟这片浑水。

清兰盛放污泥上,固然幸运地未被沾污,花瓣幽香似乎还教身处的泥潭清净了点。

然而泥潭之所以是泥潭,是因为上流处的水源早就污浊不堪。

下游的兰花,能教上游也变得清净吗?

许清蘅没想得如此深入,只是觉得若不去做,日后必然后悔莫及。

哪怕事后发觉只是受了那美貌僧人的蒙蔽,惹下了弥天大祸。

只要此刻坚信这是基于自身意志作出的判断,似乎也不怎么要紧。

那少年僧人,自称法号明真。

听得自己的决心后,瞧向自己的眼神里带上了些少期许。

同样的话,朝堂诸臣不敢说,少林僧人更是说不得。

唯有她姑且能借着幼时与三公主的一丝情谊,说出随时会害自己丢掉性命的大胆言语。

想起少年僧人所言,许清蘅勇气百倍。

此后过了三日。

许清蘅几乎已数清楚了宫中待客偏殿屋檐上有多少片瓦,仍没有等到三公主召见。

接待她的太监大概受过嘱咐,数天来礼节十足,但许清蘅总觉得对方皮笑肉不笑的脸十分讨厌。

简直就像明知许清蘅不会得到召见一样。

三公主贵为监国,人皇不在时便掌人皇权柄,难道许清蘅真能强闯入宫,逼着她与自己见上一面不成?

儿时玩伴的交情,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

三天的等待,最后以太监送来的一张小纸条作结。

纸分底面,许清蘅骤见便即呆住:

“阿蘅终是来晚一步。”

“老四,已然出发到少林寺。”

程真这日仍在山腰石阶道上扫地,一边哼着歌儿,一边运行着早前换得的“音律调息法”理顺气息。

这玩意是某位不知名客人到过客舍的痕迹,主打按音律节奏调息理气,舒缓长时间修行造成的身体疲劳。

程真手执滴水穿石帚,每一下扫地均在增长功力,长久下来有时也感疲惫。

这门功法正合他意,刚唱完一段儿,四肢百骸便说不出的舒畅,像是按摩完一遍般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