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一场大变,自此又是大小风波不断。
为何少林只是衰落,却仍是勉强撑起了一线佛寺、宗门的位置?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而这一百条腿脚,乃是千年以来风雨不辍,积累而得。
以远比高门大户低廉的地租,招揽遭灾流民作佃户。
再藉佛寺免交租赋的优势积攒钱财,广收门徒,传法天下。
少林僧人的作风,没可能错失协力抓捕自家逆徒,重建名声使大众称道的机会。
然则数息过去。
风拂垂柳,并无一丝回音。
许清蘅轻叹一声,正盘算着开口言辞。
只听得一道年青却低沉悠远的声线于身后响起:
“善哉,善哉。”
“大人为百姓着想,急于抓获本寺逆徒,实是难得。”
“可惜前辈早已远去,无缘听闻这一番话。”
许清蘅猛地回头。只见不远处树林之旁,一位俊美僧人缓缓持帚扫地,甚至不曾以正眼看着自己。
她盯准破戒僧等人对少林护法大阵造成的缺口,暗地上山,戒备之心本已甚重。
如今被这僧人吓了一惊,好不容易平复心神,问道:
“这位大师,你……在这里好久了吗?”
小僧在这,多久了?
三十年?五十年?
程真抑住在这紧要关头口嗨的冲动,摇了摇头。
“小僧刚到不久。”
刚到不久?
许清蘅完全没有察觉到这和尚的到来。
对方似无修为在身,没有可供她感知的气息也是寻常。
然而没有修为之人,走近之时能不发出一点声响吗?
冷静下来啊,许清蘅。
她调整着内息,好教心境恢复平静。
这和尚没可能是坐枯禅的那位老僧。
以老前辈在少林的身份之高,终日坐禅方才合乎身份,怎会亲自去作扫地打水一类的繁琐杂务?
思索片刻,问道:
“听这位大师所言,似乎识得在此坐禅的前辈高僧?”
程真点头道:“曾侍候过前辈饮食。”
说白了就是蹭饭。
先识得老和尚的明福发现,寺里每日中午都会派人来送饭给老和尚。
三菜一汤,还有一大桶白饭,比杂役院食堂的午饭吸引何止十倍。
许清蘅心想机不可失,追问说道:
“大师可知前辈到了何处,何时归来?”
能让数十年间独坐枯禅的前辈忽然走开,当然决不会是一般的小事。
但如果是担心自己待在后山,会招致破戒僧的攻击连累少林遭殃,那么暂时远行也是合理的做法。
难得碰到认识老前辈的僧人,许清蘅不想轻易错过任何有用讯息。
只见少年僧人沉思半晌,似在考虑该向自己这外人透露多少。
好不容易,才等到僧人开口:
“前辈他,摸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