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 明天再去(2 / 2)神级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首页

小胖这孩子是个吃货,听说今天要吃席,为能多吃点这些美味,早餐都不吃饭,留着肚子准备“吃席”时饱餐一顿。

他是吃过几次大席的,感觉大席上的肉,非常地香,特别好吃,吃起来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去之前,姥姥给他换上新衣服,不时的叮嘱吃饭时候别说话,别见了东西像三天没吃饭一样,再馋也得有个样子,看人家都放下筷子,就是没吃饱也别再吃这样的话。

可是等上菜之后,别的小孩都饿虎扑食一样朝着桌上的大虾下手,小胖怕下手晚没得吃,就把姥姥的叮嘱忘到了脑后。

刚刚吃完手里抢到的大虾,各种各样的菜陆续上桌,小胖看花了眼,全是好吃的啊!

小胖手挥舞着筷子,看到什么夹什么,作为一个吃货,他不挑食。

嘴里塞满,筷子依然不停,直到把身前的小碗都夹满菜,小胖才满意的停手。

咦,小胖很奇怪。

身边的大哥哥怎么不抢菜呢?

看了看大哥哥面前的小碗,里面一点菜都没有。

他真可怜!

小胖,好心的把抢到的鸡腿分给了这个大哥哥。

小胖到底是小孩,小孩子吃的猛,饱的就快。

很快这一桌的小孩子都已经吃饱,小胖也被姥姥带着往家走去。

走到自家大门外,小胖还在回味今天的美食,不禁开口问道:“姥姥,我们明天还去吃席吧,我感觉今天的菜特别好吃。”

小胖姥姥不由得被外孙逗笑,摸了摸外孙的头,说道:“明天可没得吃,人家办席你吃一顿还不行,还能天天去吃呀!”

……

秦小天把菜都上齐,算是把这个活完成,清闲下来。

看着各处吃席的场面,不得不感叹,乡间的大厨都是半个心理学家。

先上凉菜,让人们在等待期间不会闲坐无聊,再上硬菜,满足人们对吃席的期待。

接着上炒菜,恰好赶上主家挨桌子敬酒,大家的吃相稍好,不会令彼此感到尴尬。

最后的烩菜,使得意犹未尽的人们好歹混个肚饱,不至于闹出吃席吃不饱的闲话。

这都是以往大厨总结出来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

正感叹着,管事人就找了过来,拉着秦小天的手,走到主人家做的席面,与主人家同桌吃席。

这是一种礼遇,一般主人家重视才会把厨师请到主人桌。

因为主人桌上大多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与他们同桌,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在农村,对与这些村里有头脸的人搞好关系很看重。

这些人往往握着很多权利,比如说家庭户口,孩子升学,贫困补助等,都是要经他们的手。所以跟他们的关系需要搞好,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签个字或者盖个章的,只要他们愿意帮忙就非常容易。

因为地方小,跟人把关系处好,有事的话会有很多人帮助你,村里的人情世故虽然没有城市中那么现实化,但这些该注意的情况也得注意到。

村民群众也是基层工作者的源泉,是做基层工作的基础。基层工作者与群众关系密切、和谐、顺畅,基层工作才会有基础、有依靠、有力量。

有了这些原因,才有了农村特有的人际关系。

秦小天自然是从善如流,和光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