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洪秀全与冯云山两人密谈,说到西方传教士对“拜上帝教”的攻击,洪秀全不满地说:“这几个洋毛说咱们是邪说,亵渎上帝,哼,照这样下去,咱们的群众就要被他们给瓦解了。”
说罢气愤地拍了拍桌子。
冯云山随眼瞥见到桌子上放的那份帛书,刘伯温秘笈上卷。
“秀全,这份帛书,有些年头了吧,哪来的呀?”
洪秀全面露不屑之色:“天地会舵主给我的。说是刘伯温写的,对我有帮助。我没怎么读它,现在还不是照样有这么多的群众。”
“秀全,你知道刘伯温是何许人吧?”
“他是前明朝朱元璋的国师,这个我怎个不知道。”
“他帮助朱元璋取得了天下,可以这样说,他是朱元璋身边的诸葛亮。”
“嗯,是个能人。”
“那他所写秘笈必然有过人之处,秀全,你认为呢?”
“当时舵主把它递于我时,说此秘笈可以教我如何发动群众,起义于四海,甚至取得江山。可我没把它当一回事。”
“但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把它当成一回事了,秀全。”
洪秀全会意地点点头,打开帛书,两人当即读阅起来。
秘笈里的第二个谋策,“避实就虚”,给了他俩很大的启发与参考。两人决定,到邻省广西去发展教众。
冯云山和洪秀全一同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到了紫荆山区,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和当地农民、烧炭工打成一片,宣传拜上帝教义。这期间,吃了不少苦头,终于在紫荆山区立稳脚跟,受到人们的信任。
冯云山不单单与农民、烧炭工打交道,他还给有钱人家的孩子做老师,借为孩子们讲儒家文化知识的机会,接触当地富户并向他们传播拜上帝教,收获了一批有钱的拜上帝教成员,而这些人在起义初期纷纷变卖家产,为起义提供钱财,积极投入反清运动之中。
他俩在紫荆山传教的时候,行为非常克制,从不在表面上与官府产生矛盾,这也是为什么官府不找他们麻烦的原因。
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曾经是读书人,比较能琢磨信教人的心理,于是给信徒们在心中造了一个神,这个神就是洪秀全。冯云山结合洪秀全设立的拜上帝教义,把洪秀全宣传为是天父的儿子,是天父派洪秀全下界解救人间,诛杀清妖,而他们之所以到紫荆山区传教,都是受天父的派遣。
认真宣传的洪,冯二人奔走于广西金田村及周围地区,很快就发展了近三千教徒,而且吸收了大批将来对以后的太平天国大有用途的人,让拜上帝教在金田村拥有了足够的群众基础,这便是“人和”,而这也是洪秀全后来选择在金田村起义的主要原因。
你也许会问,洪秀全为何不在家乡广州起义,而去邻省广西发动群众呢?
简言之,避实就虚。
因为相对于当时的广东,广西更适合起义力量的蛰伏,并且不会被官府注意。这样的情况,第一,在于当时广西地区山多林密,十分有助于起义力量的蓄势待发。第二,则是当时的广西是朝廷统治的薄弱地区。
就比如,金田起义后被任命到广西的巡抚周天爵曾表示,省里只有八九百老弱兵,且军饷也难以为继。以上这两点情况,可以说是广西与广东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而且,洪秀全等在广西金田起义前的准备期间,当地官府的反应可以说是比较麻木的。以至于到了当时广西人民,大量携带家产投靠太平军的时候,才引起了官府的重视。但是,到了1850年的时候,“拜上帝教”在广西的势力,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官府也无能无力了。相反,如果洪秀全在广州老家进行起义的话,则很有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刚起义就失败,或者根本就不能起义。因为,广州已经是通商口岸,作为对外的窗户,朝廷仅在军力部署上,就要明显强过广西。
待到时机成熟,洪秀全在广西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号称天王。将士们四处张贴檄文,声讨满清统治者。
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起义运动,给清廷刚继位的咸丰皇帝,献上了难题:“洪水泛滥之时,就是满清朝廷没落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