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刘宏驾崩(1 / 2)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首页

董卓管不了,何进调不动,刘宏明白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嚣张,就是因为自己快死了,将死之人,已经没有统治力了。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丙辰日,把大汉皇朝推向灭亡的天子刘宏,崩于嘉德殿。

刘宏始终宠信宦官,打压士族,禁锢党人,最终造成大汉统治阶层的内部严重分裂。可以说在刘宏死的时候,大汉也同时灭亡了,之后的汉献帝刘协,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纵观刘宏一朝,末代荒唐君王该干的事情,他都干了,而且干的非常花哨。

刘宏,公元157年,生于冀州河间国,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早年世袭解渎亭侯。公元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崩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只能算个少年,他被选中的原因,就是家中没有足够的背景,利于被外戚窦武控制。窦武选择刘宏继位,私心甚重,而且对刘宏本人也没什么善意。

从这个层面来说,其后的“九月辛亥政变”,不过是外戚窦武与宦官集团的互相倾轧而已。窦武本身动机不纯,手段不够,死的不算冤枉。

关键的问题是,窦武找了政治盟友陈蕃,而陈蕃又联结了党人的力量,这就为第二次党锢之祸埋下了伏笔。

党锢之祸,最早是起自汉恒帝刘志。刘志也是少年之时,被外戚梁冀拥立为帝的,窦武迎立刘宏,完全是效彷了前辈梁冀的故智,但窦武没能吸取前辈的教训,同样走上了前辈失败的老路。

成年之后的汉恒帝刘志,依靠宦官的效忠,用一场政变摆平了外戚梁冀,从而真正的掌握了皇权,由此也造成宦官权势的势力大涨,而且刘志还是一个有追求的皇帝,在位期间不断的加大皇权,这就与士人所追求的相权剧烈冲突起来。

皇权是天然压制相权的,这种冲突就转换成了士族与宦官的冲突,最后在公元166年,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不过刘志还是比较清醒的,第一次党锢时间并不长,一年之后,就解禁了。

等到刘宏继位之后,士族联结了窦武要清除宦官。窦武棋差一招,失败身死之时,刘宏实际上还只有13岁,并没有成年。外戚和皇太后失势,这个时候的核心权力,其实暂时被宦官集团掌握了。

但士族并没有罢休,不断的用地方行政权,去挑战宦官临时掌控的中央管理权,最终冲突升级,演变成第二次党锢之祸。

公平的说,窦武、陈蕃之死和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兴起,锅不该刘宏来背,那时他还只是一个少年。所以再次失败的士族,把很大希望放在等待刘宏成年亲政之后。然而,这位刘宏成年之后,却与士族的期望完全背道而驰。

刘宏真正掌握皇权的时间,可以从公元172年开始算起,这一年刘宏十六岁,改元熹平,算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此前的建宁年号,还是汉恒帝刘志留下的。

就是在这一年,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死了,一个是先皇恒帝刘志的皇后窦妙,也是刘宏为维持皇位正统不得不承认的嫡母。另一个是先皇刘志的弟弟,渤海王刘悝。可以说刘宏亲政之后,最先做的就清除先皇刘志的遗留势力,抹除潜在的皇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