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封赏(2 / 2)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首页

曹操这个人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写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诗句,显现了关心世人疾苦的情感。但另一方面,他多次进行屠城,显示了残暴漠视生命的一面。

丁宽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几年了,对这个时代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丁宽前世是现代人,生长在和平年代,对人命的尊重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但汉代真的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人命真的不值钱,人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就丧命了。这种事情看的多了,很容易对杀人这种事情麻木起来,但人总归是人,恻隐之心是人之常情,看到悲惨的景象,总会有物伤其类的哀伤。

丁宽正在融入这个时代,很多前世的思维习惯,只能默默藏在心底。早在扬州征服山越的时候,丁宽就杀过人了,那时他也才十几岁。

丁宽不喜欢杀人,更厌恶大规模的杀戮,但他不会把这个上升到道德层面来看待汉朝人。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连夏侯渊这样出身大族的人,自己的孩子都会饿死,每个人都可能会朝不保夕。这种条件下,怎么可能用后世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行为。

人类从野蛮向文明的进化,从来不是因为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是依赖普遍生存能力的提升。丁宽作为穿越者,能做的只是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而已。

来到长社,城内的气氛已经恢复了很多,再不是被围城之时的那种提心吊胆。

两人到来,在豫州的所有统兵将领就聚齐了,又是刚刚取得大胜,平定了一郡,自然要置酒畅饮。

皇甫嵩、朱儁、丁宽、曹操四人都是独领一军的,自然坐在上首,其下依次是皇甫嵩和朱儁军中的众多军司马和一些高级佐吏。

丁宽与皇甫嵩、朱儁之前都有深交,所以言谈很是随意,曹操与这两位虽然不算熟悉,但有勋贵出身为凭,又擅长交际言谈,四人到是其乐融融。

四人没有多谈战事,颍川已定,今后的行至要等朝廷的命令,所以反而谈的都是些风花雪月,奇闻怪事之类的闲散话题。

军中饮酒,规矩礼仪不多,很快就有下面的将校起身前来敬酒。尤其是丁宽,前来敬酒的人很多,有真心敬服上来结交的,也有看丁宽年纪轻轻就跃居高位,言语略酸的。

丁宽也不多分辨,管你们什么想法,未来的路还很长,终究要靠实力来说话。丁宽平常饮酒不多,此时却极为豪爽,酒到杯干,很快就把自己放倒在案几之上,呼呼睡去。

在长社盘桓几日,朝廷的封赏旨意终于下来了。虽然只平定了一郡,但消灭了十五万黄巾,众人又要分兵再战,此时是必须要进行封赏的。

皇甫嵩在上奏之时,把主功推给了朱儁,因此朱儁获得封爵最高,他原本就已经因为几年前平定交州被封为都亭侯,现在更是直接进爵为西乡侯。

皇甫嵩和丁宽就差了很多,只是得了都乡侯,是侯爵中倒数第二级的,只比最低的都亭侯略多点食邑数量而已。

曹操功绩实在不够,还捞不到侯爵,只是得了口头嘉奖,和一些金钱布匹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