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阮氏三雄(1 / 2)大宋荣光从水浒话事人开始首页

凌羽一觉一直睡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

洗漱之后,他去看了看张氏。

张氏和锦儿在屋里一边聊着天,一边缝制衣裳。

这次下山带回来不少珠宝首饰和丝绢布匹,凌羽让人取来一些给两位女性做身衣服。

梁山已经稳定下来,她们可以恢复女装了。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凌羽便匆匆离开了。

梁山百废俱兴,钱粮危机稍减,其他计划可以提上日程了。

现在制约梁山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

而石碣村的阮氏三雄也是时候去收服了。

凌羽用过早饭,让时迁从库房中取来三百两纹银,又让伙房备好一只烤羊、十对烧鸡、三十斤熟牛肉、三十坛好酒,叫了十几个喽啰挑着,带上孙安和宋万摇着两只船赶往石碣村。

石碣村是建在石碣湖边的一个水村,石碣湖和梁山水泊相连。

梁山水泊东北接济水,偏东连汶水,东南通桓沟,西南是五丈河,还有京杭大运河贯穿而过,可谓是五水交接之地,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故而石碣村的村民依靠打鱼为生,梁山水泊对他们而言算是衣食父母了。

可自从王伦占据梁山之后,便开始禁止石碣村的村民来水泊打鱼。

起初还有村民上告县衙,可缉捕的公人来了之后,尽是拿吃拿喝祸害乡里,一说剿匪就找各种理由推脱。

贼人没抓住一个,石碣村的村民却愈发苦不堪言。

久而久之,石碣村的人也就不再去梁山水泊了。

进入石碣湖又行了一阵,湖里的芦苇渐渐多了起来。

枯黄的芦苇叶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若是不熟悉路径很容易迷失在里面。

幸好来的时候凌羽特意选了两个熟悉的人来带路,要不然今天恐怕是回不去了。

小船在芦苇荡中左右穿梭,不一会儿凌羽就被绕晕了,前后左右看着都一样。

又过了好一会儿,突然众人眼前一亮,视线开始变得开阔。

小船从芦苇荡中冲了出去,湖边一个水村出现在了眼前。

不一会儿便抵达了岸边,留下两个喽啰看船,凌羽带着众人向石碣村中走去。

途中拉住一个行色匆匆的村民向他打听阮小二家在何处。

那村民叫嚷着赶时间去翻本,在凌羽抛出一块散碎银子之后,这人满脸堆笑的带着一行人来到湖边的阮小二家。

凌羽站在门前看去,只见稀疏的篱笆墙上晒着几张破旧的渔网,不远处的枯树桩上绑着几只小渔船,在篱笆墙内有几间破草屋。

“阮二哥在家吗?”凌羽说着推开门走了进去。

话音刚落,一间朝南的草屋房门被打开,一个汉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只见他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件打满补丁的旧青袄,想来就是那绰号“立地太岁”的阮小二了。

阮小二扫视着门外几人,都是生面孔,衣裳算不上华丽,却十分干净,五六个挑着担子的汉子看样子是随从,两个高大的汉子一左一右将一个戴着面具的男子拱卫在中间。

看样子这些人像是去送礼的,却不知是哪家有这般好福气。

“不知诸位好汉找我何事?”阮小二向众人拱了拱手,眼神中充满警惕之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