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狭路相逢(1 / 2)大宋荣光从水浒话事人开始首页

其实凌羽对于官兵的到来丝毫不觉得意外。

在攻打陈保正家的时候,因为人手不够,并没有封锁周围道路,而是选择了集中兵力速战速决。

这样的后果就是郓城县衙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却说那郓城知县时文彬听闻西陈村保正家被一伙贼人攻打,连焚香熏衣都顾不得,慌忙唤公人叫来郓城县尉张瑾和两个都头朱仝、雷横。

县尉是知县的佐官,主要负责县内的治安和捕盗之事。

大宋重文轻武,县尉一般都是文官。

县尉张瑾虽然不知武艺,可两个都头朱仝、雷横却并非等闲之辈。

马兵都头朱仝武艺精通,号称“弯弓能射虎,提剑可诛龙”,最重要的是“面如重枣色通红”跟关羽很像,绰号美髯公。

大宋时期三国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县尉司里面通常都供奉着关羽像。

水浒里朱仝也算是关羽的忠实粉丝,为人非常仗义。

步兵都头雷横原本是打铁匠人出身,膂力过人,绰号“插翅虎”。

大宋时期官员可以经商,这雷横又是开店杀牛,又是开赌坊,算是黑白两道通吃了。

知县时文彬将贼人攻打西陈村保正家的事告诉三人,命令三人立刻带人前去缉拿贼人。

三人领命出了县衙直奔县尉司,点齐兵马,拜过关公,带着一百多个士兵杀向西陈村。

朱仝虽然是马兵都头,掌管着一百名马兵,可实际上郓城县只有二十名弓马手,其余都是步兵,人人手持朴刀,佩戴腰刀,背负弓箭。

雷横带领的步兵,也只有二十名长枪手,其余同样是朴刀、腰刀、弓箭的标配。

大宋禁军中吃空饷的现象非常严重,可在下面的县城却好了许多。

公人待遇高,危险性低,而且公人的身份做起其他生意来方便很多,所以吃空饷情况的很少。

县尉张瑾等人来到西陈村的时候大吃一惊,整个村子里空无一人。

张瑾当场就哭了出来,所辖治下发生如此祸事,他责无旁贷,最轻也是个刺配流放之罪。

后来来到陈保正家才知道那伙贼人竟是梁山贼寇,村民都被贼人裹挟着押运粮草去了,张瑾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问明梁山贼人只有不足百人之后,张瑾信心大增,带领朱仝、雷横等人快马追去。

于是三十多匹快马在前,一群步兵在后,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凌羽看着后面的官兵,命令时迁带车队先行,他和孙安断后,同时唤来一个小喽啰放出号箭。

其实在梁山船队靠岸的时候,他就安排好船队分批陆续运送二百个山寨喽啰过来。

后面又安排宋万准备接应,以防万一。

等宋万看见号箭带领二百名小喽啰绕过车队来到凌羽和孙安身边的时候,大队官兵也冲了过来。

梁山的人马有两百多人,乃是以逸待劳,对方只有一百多人,尽皆疲惫之师,凌羽心中大定。

“杀!”

县尉张瑾高坐马上,并未上前,拔出腰间宝剑,喊了一声。

就见一帮士兵在三四十步外停下脚步,弯弓搭箭,先是一波箭雨射了过来,动作十分流畅。

我去!

这帮家伙不讲武德!

凌羽直接傻眼了,不是应该真刀真枪的干一架吗?

不是说大宋军队羸弱吗,不是应该双方刚一交接,官兵便四散而逃吗?

他虽然知道大宋是步兵为主,却忽略了大宋的步兵其实十之七八是弓弩兵。

平时在军事训练中士兵就只练习弓弩,很少练习其他短兵相接时的战斗兵器。

一般士兵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朴刀、腰刀足矣。

可对付流匪盗贼,就需要看家本领。

看来在83版射雕中,郭啸天被一波弓箭带走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