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22章:宋辽终极大战,正在加载中(2 / 2)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首页

“将华山、嵩山、西湖、汴河两侧等风景都再装饰一番,让富人们有处去,能花钱,钱唯有不断流动,百姓们才能够越来越富!汴琼号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为琼州带来的财富尤为巨大。”

“其四,朝廷应设置奖励机制,每年对那些优质的商人、工厂主、以及带着穷人发家致富的人进行奖励,以此来提高百姓们的生活热情。”

“其五,继续加大私塾教育的规模。让更多人能够识字看书,只有拥有足够的文化,懂得足够的道理,才能将生意做的越来越大,才能够拯救更多愚昧且无知的底层百姓!”

“其六,站在大庆殿的各位同僚,以及各个州府的官员们,必须对自己负责的地域上心,参与到商贸活动中。比如,你负责的区域乃是养蚕之乡,但织布卖布的商人却不多,那你就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自己去找商人,让商人赚钱,让百姓赚钱,让当地的税收也增加,此策,必须放在考核官员升迁的制度中。”

“其七,朝廷应该设立专门的工商司,专注于解决工厂主和商人在经营运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既要有规范,又不能抑制商人们通过符合法令的手段赚钱。”

“其八,朝廷需再次检查公共措施,完善水泥路,红绿灯笼灯、桥梁书屋等工程质量,保证百姓的正常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照看好土地,那是我们做这一切的根儿。”

……

王安石,几乎是完全不喘气地将《富国八策讲完了。

大庆殿上一片寂静。

策略都是好策略,但是若真都施行,那官员们恐怕以后就要忙死了。

特别是第六条,直接让官员们邀请商人们回地方建厂或推行商业,并将其纳入升迁考核中,这需要官员们的脸皮非常厚,才有可能做到。

这时,三司使韩绛站了出来。

官家,若这《富国八策开始实施,恐怕朝廷要耗费一大笔钱吧!”

这八策,基本都是免赋税、厚奖赏、包括加大各种公共类设施,自然很耗钱。

司马光白了韩绛一眼,道:“三司使,难道咱们从高丽和东瀛得来的钱财,还不够用吗?”

此话一说,众臣都笑了。

大宋从高丽和东瀛的国库和皇室,可是搜出来不少财物。

怎么会不够用?

韩绛挠了挠头,道:“这两年,腰缠万贯的日子太安逸了,突然有这么大的开支,有点舍不得,不过只要咱们大宋能够越来越好,三司愿意将钱花在刀刃上。”

赵顼笑了笑,道:“当下对咱们大宋而言,钱已经不是问题。”

“朕也挺欣赏这八条策略的,完全可以执行。”赵顼拍板道。

就在这时,一名青年御史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个问题。”

“若此八策执行,那官员们将会迎来一番最为忙碌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短则一年,长则三五载,实在有些招架不住,当下,我大宋的官员,有些不够用了!”

“我大宋的官员,有些不够用了!”

官员们听到此话,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韩琦也率先拱手道:“官家,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如今的中书都是一人做三份差事,御史台的人经常被调到三司,大家有些忙不过来了。”

自赵顼登基以来,一直维持的一个政策便是减裁官员。

官员们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最后留下来的不是曾经为大宋建立过功勋的,就是当下还能够干实事的官儿。

但是。

随着新法施行,越来越多官员岗位需要补充,但新政就是裁兵裁官。

官员们虽然坚持了下来,但明显是越来越忙碌了。不过一直没人敢说,因为怕有人骂自己矫情。

而今,终于有官员趁着这个机会说出实情了。

赵顼以前没有注意到,但经此一点,他便明白了。

他想了想说道:“此事,朕明白了。着令中书省,迅速统计一下各个衙门的缺口,让他们都报上需要多少官员,可以去翰林院挑,也可以在各个地方的官员里选择,待选好之后,整体再向朕汇报。”

“是,官家!”韩琦拱手道。

官员们都长呼一口气,增官之后,大家的压力便没有那么大了。

七日后。

完整版的《富国八策经过多番修改待赵顼同意后,告知了天下。

商人工人们甚是兴奋,他们的春天终于要到来了。

“这……这意味着我们的地位再次提高了,朝廷还是懂我们这些商人的辛苦,接下来,我们一定要大干一场!”

“富国八策,实则是富民之策啊,待我朝的工商繁茂起来,百姓流动起来,便将所有人挣钱的心思都会调动起来,到那时,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好计策,有了朝廷在我们背后撑腰,接下来只管大刀阔斧地去做就行了!”

……

此《富国八策,上到士子商贾,下到百姓工人,全都甚是兴奋。

这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收入。

而此刻,辽国境内。

耶律洪基自然也收到了大宋施行《富国八策的消息。

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他也有圣君之志,但可惜遇上了拥有火器的大宋,遇到了有各种方式变法强宋的赵顼。

耶律洪基非常不甘心。

而今,辽国再去学大宋的变法之术已经晚了。

就在这时,辽国国相萧德温来了。

“陛下,我军现在共筹集了二十万兵士,计划留在北境五万人,以防女真人突袭,其余十五万人皆可攻宋。如今粮草已经筹备完毕,战士们都在训练,这一仗,我们真的是要倾国之力与大宋拼了!”

这一次,若失败就意味着亡国。

耶律洪基想了想,说道:“不用留在北境五万人,留两万人即可,朕要带十八万人亲征。”

“另外,你在边境散播一些消息,就称女真人再次死灰复燃,辽国正面临第二次内乱,以及百姓造反,攻占了好几处县衙!在散播消息的同时,尽量安排一下人,造成女真人造反和有百姓围攻衙门的假象。”

“陛下,这不用安排。一些女真人确实在偷袭我们的士兵,另外,我们邻近宋境的几个州,确实有百姓在围攻县衙,有一个县的反民甚至杀了县令,我只需派人将这些事情传播出去即可!”萧德温一脸笑容地说道。

耶律洪基面色铁青。

“不用制造假象,你还挺开心的,是不?”

萧德温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道:“陛下,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们……我们可以用这些事骗一骗大宋。”

“退下吧!”耶律洪基瞪眼道。

这半个月,他几乎是夜夜睁眼到天亮,茶不思饭不想,足足瘦了十余斤。

如果这场战败,辽国覆灭,这将让耶律洪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向来自视骄傲的耶律洪基根本无法接受这种结局。

如果真到了这一日,他只能选择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