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两套方案(2 / 2)我带明末回汉唐首页

但是背着这么多东西徒手爬这么陡的山,还是蛮危险的。

因此李嗣兴选择从山上放下绳索,这样大家拉着绳索上山,不仅仅省力,提高速度,还能够增加一层安全保险。

李嗣兴则选择了一处视野不错的地方,观察着山下的情况。

吴三桂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一支明军来到了他的头顶上。

因为他边上的这座山比旁处的要陡峭得多。

李嗣兴上来的那一面还有一定的坡度。

对着官道这边的一侧基本上就是悬崖峭壁。

正因为如此,谨慎如吴三桂,也只派了两个善登的手下上山去盯着。

李嗣兴居高临下,能够看到山下的一举一动。

这座山足足有两三百米高。

但是李嗣兴实际上横向距离清军并不远。

他感觉自己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就能够砸到鞑子。

“小子,老道的事情已经做好了,该离开了,打仗的事情,老道不沾染。”

见到志乐真人又要离开,李嗣兴也没有拦着。

高人嘛,最看重的就是自由,你稍微限制一下,他就会觉得你不尊重他。

“这次谢了,真人慢走。”李嗣兴很客气地感谢道。

可以说,志乐真人挽救了整个战局。

不过这个老道士还是那个样子,挥一挥衣袖,就要准备避开不属于自己的因果。

想想李嗣兴就有些愧疚。这个道士虽然脾气有些古怪,不过牛鼻子老道哪一个脾气不臭?

从遇到费扬古的时候借了他的五雷弹,带着他们找到路出山,再到现在帮他发现了这次清军的反击。

老道对他的帮助实际上非常大。

老道士走的时候顺着李嗣兴拉的绳索下的山。

只见他单手搭着绳索,双脚在山坡上的岩石间弹跳,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李嗣兴的视野中。

李嗣兴继续观察山下的清军。

抽空一定要给自己磨一个望远镜。

他虽然不专业,但是搞个望远镜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支清军很安静。在大战之前能够保持这种状态的一定是一支强军。

这种安静给人带来的是压迫感。

李嗣兴从山顶上甚至能够看到吴三桂部署的红夷大炮、火铳手以及弓弩手。

清军一定是在等自己东边的军队将窦名望的追兵引过来之后再发动。

李嗣兴能够想到这些。

但是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就是提前给窦名望示警,然后从山上发动袭击。

但清军暴露之后肯定会从山坳撤退。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让清军先发动,然后在清军以为自己要获胜的时候突然发动。

这种逆转的局面很容易让清军的士气降到低谷,甚至是直接崩溃。

如此能够给清军造成更大的伤亡。

但是这个方案需要窦名望的大定营承受第一轮伤害。

从李嗣兴观察到的清军部署,这种伤害造成的结果还不小。

他能够寻找到这样一个战机,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李嗣兴自然希望一战功成。

歼灭吴三桂的主力,然后与李定国合兵攻击卓布泰残余的八旗,此战就结束了,再无变数。

如果单纯是从功利和效率的角度来来说,李嗣兴应该选择第二套方案的。

可是李嗣兴不喜欢那种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的人。

他也不想将其他人都当做自己的棋子,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哪一个棋子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