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总管解难(2 / 2)丝路风情首页

刘家琪不耐烦地说:哎呀,我说你烦不烦?整天和我唠叨这些。我在担忧,这一百包丝经出不了货,好几个人都以为是冒牌货。哪知道,当时把丝行名字改一下会带来那么多的麻烦。

小琴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们把名字改来改去,又不是我叫你们改的。都是你那所谓的弟弟的鬼主意,好好的‘刘家琪丝行’非要改成‘刘顺恒丝行’。这下可好了,改了有用吗?如果还是‘刘家琪丝行’,说不定这点货早就卖出去。现在倒好,货卖不出去,反而落得个假冒产品。

第二天,总管也来到了丝行。他向刘家琪问道:现在市场丝经货源那么紧张,而这一百包为什么还没有卖出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家琪无奈地说:原先牌子挂着‘刘家琪丝行’,后来有改成了‘刘顺恒丝行’,客户都不信,都以为是假冒产品。

总管笑道:原来如此。说明你阿爹当年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认可。后来,改成了‘刘家琪丝行’,他们不了解。国际上,有的地方他们就是认这个牌子。现在,又改回了‘刘顺恒丝行’,客户有怀疑这也很正常呀。

刘家琪问道:那怎么办?

总管笑着说:不要紧,到厂库拿一包丝经过来。我是有道理。

刘家琪没有办法,只得听总管的。叫了一辆三轮车,到厂库拉了一包丝经放在行里。

不多时,来了三位洋人。其中一位笑着问总管:你们行开始是‘刘顺恒丝行’后来改了‘刘家琪丝行’,现在又改了‘刘顺恒丝行’,究竟哪个是真的。

总管笑着说:实不相瞒,都是真的。原先父亲在世,父亲叫刘顺生,故丝行‘刘顺恒丝行’,后来刘顺生去世以后由他的大儿子接管,他叫刘家琪,故叫‘刘家琪丝行’。考虑到‘刘顺恒丝行’的名声已经在外,故又把名字改回来了,重新恢复‘刘顺恒丝行’。

几个洋人笑着说:原来如此。人死了,他创造的工艺不会带走。我们都知道‘刘顺恒丝行’的产品,而‘刘家琪丝行’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总管又笑着说:以看实物为准。你们不信,我可以当场试给你们看。‘刘顺恒丝行’的产品,在以跟丝经上可以挂七枚铜钱,丝经不会断裂。总管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抽出一根丝经,在上面挂了七枚铜钱。丝经仍然安然无恙。无论是光泽、韧性都是一流的。

洋人道:verygooodtranslation.我们要的就是这一种,你们有多少货源我们都要。

总管笑着说:实在抱歉,我们现货只有一百包,如果还要要凳半个月以后。至于价格,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我们的定价每两是二两四分。原买原卖。你们看着办。

几个洋人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伸了伸舌头。说:ok!

就这样,刘家琪一直心事重重,解决不了问题被总管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而且,还多卖了几两银子。

小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银子,他看到一批丝经竟然能卖那么多银子。于是他对刘家琪说:老公,我们明天到那里去玩呀?

刘家琪惊奇地道:到那里去玩?哪里来的钱呀?

小琴微笑着说:丝经不是卖了那么多钱嘛。

刘家琪无奈地说:刘家兴和我有约法三章,这个钱是不能随便动的。再说,去了成本也多不了多少钱。

小琴顿时火冒三丈。怒道:这个厂究竟是他的还是你的?要他‘狗抓耗子多管闲事’?还把你当人看待?我看你做人也已经做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