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凡战谋在先 兵锋向荆南(2 / 2)汉末子珪首页

“主公之策甚好,我只有一事担忧,江陵有护城河相守,开城门、放吊桥,绝非易事,此前曹操攻下邳时,陈珪拼死,方能于千钧一发之际将城门打开,险些功亏一篑。

张羡所派之人不知能否胜任?

若其不能打开江陵城门,使此妙计成空,便坏了大事。”

蔡瑜赞道:“公达之谋,百密无疏。”

赞罢,蔡瑜唇角上勾,轻轻一笑:“我虽不知张羡麾下有无能胜此任者,却知,我有。”

荀攸四人闻言皆笑,随后散去。

次日朝议,蔡瑜奏道:

“陛下,前次讨袁之时,荆州牧刘表不肯尽力,对朝廷敷衍搪塞,未见寸功便草草退兵。

其以宗室之身,行这般事,罪责尤重,若不加以惩处,只恐天下诸侯尽皆效仿,朝廷之威严将荡然无存。”

刘协问道:“蔡卿以为当如何惩处?”

“陛下,如今诸侯割据,皆拥兵自重,刘表亦是一方诸侯,若以礼相待,下诏命其来江州向陛下请罪,只恐刘表非但不会奉诏,此举反令诸侯轻视于陛下。

故此,臣有意亲率大军前往荆州,征讨刘表,宣扬陛下之武德,以作敲山震虎之用。”

刘协对讨逆之事喜闻乐见,又见杨彪等人并无异议,当即准许蔡瑜所请。

于是,蔡瑜留荀攸、贾诩、凌操三人镇守江州,命袁涣代为处置州事,又拜黄门侍郎钟繇为中郎将,叫其负责调运粮草一事,自领典韦、法正、董昭三人前往鱼复。

钟繇随刘协至江州已一载有余,蔡瑜知晓其人有大才,此次将粮草重任相托,乃是有意一试其是否用心任事,若能尽力,来日自有大用,如若不能,或另有居心,蔡瑜自会叫其见识军法之严峻,须知,有凌操在江州,又有何事能瞒过蔡瑜?

钟繇今岁四十有余,却双目炯炯,长髯润泽黑亮,不显老态。

接到蔡瑜将令,钟繇心中思绪万千:

“天子至江州时,身侧仅余七位大臣,我为其一。

至江州年余,蔡子珪独掌大权,我却不得其重用,每日于朝中蹉跎,想来定是疑我乃天子死忠。

我虽无此念,无奈又不能说破,已生辞官之心,以免来日宗族受此牵连。

不想,今日蔡子珪竟用我,为宗族计,我定当尽心竭力才是。”

其后,钟繇欣然赴任。

鱼复,甘宁见到蔡瑜几人前来,便知将有战事,欣喜若狂。

蔡瑜知其生性好战,便不再赘言,径自问道:“兴霸,水军如今可有驾舟通行三峡之力?”

甘宁说道:

“夜间不能视物,断无一丝机会。

若是日间,水军习操舟之技四载有余,纵然三峡水急,亦不在话下,只是,定然会有所损失。”

“或会损失几何?”

“至多一成。”

“一成?五百人,可!”蔡瑜暗忖,又问:“若去夷陵,水道可熟识?”

“此前我命军中操舟最为娴熟者已数度换白衣顺江东去,自鱼复至江陵,水道皆知。”

“好!去夷陵需用时几何?”

“顺江而下,其速极快,一个时辰多则可行六十里,少则可行四十里,鱼复至夷陵有水路八百里,需用时十五个时辰左右,又因夜间不能行船,最快两日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