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我的报复要来了(1 / 2)大明成为日不落首页

“辽东地区,以及更加东北的地方,冬季确实漫长。”

“但,这些地方物产丰富,土地也十分的肥沃。”

“随便扔一把稻子,庄稼就可以长得很好。”

“河里面和林子里面,更是随处可见动植物,稍微加工一下便可食用。”

“打下此处,好好的经营,这些地方便可成为我大明的一大粮仓。”

“可以养活至少百万,甚至于千万的百姓。”

这个数字就是朱允熥随口一说。

眼下这个时代,百万,千万的百姓已经相当的多。

东北地区的土地,真要开垦的话,能够养活的人口比这个要多得多得多。

朱元璋听到最后一句话后,瞬间坐不住了。

他可太清楚土地的重要性。

更知道,百万和千万的百姓代表了什么。

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有了人,才能做别的事情。

朱允熥想要完善的庞大计划,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口。

无论是发展商业,还是让大明成为日不落。

都需要有海量的人口来支撑!

否则,就会出现人口不足,打下一个地方,无法彻底占领的下场。

东北的黑土地十分广袤,物资更是数不胜数。

占据这片土地,从各方面而言,对大明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乖孙此言当真?”

朱元璋询问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

倘若真的如此,就算是发动再多的兵力,花费多少时间,都要彻底的将东北地区占领下来。

况且,辽东、东北这些地方,和草原接壤。

一旦草原发生了变故,便可立即调兵、调粮过去。

这么一盘算,朱元璋更加觉得要朱允熥说的很有道理。

“熥儿,你这话可有依据?”

“要是空口白话,到时候没有达到效果。”

“岂不是白白的浪费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

“一个处理不好的话,兴许变成一片泥潭,让我整个大明陷进去。”

朱标激动过后冷静了下来。

他也读过不少书。

所有关于辽东地区的记载都是冬季十分漫长。

不适合居住,更加不适合生存。

“对呀,乖孙,你前段时间还说北方会越来越寒冷。”

“咱派人去查了最近百年长安的气候,确实如同你所说。”

“辽东地区更加靠北,按理来说应该更加寒冷才对。”

“怎么你今天又转变了口风?”

朱元璋很是疑惑。

他自然不认为是朱允熥在骗自己。

这种情况压根就不可能!

朱元璋也不愿意相信,亲人会骗自己。

朱允熥说道:“但是,辽东地区的土地不一样。”

“爷爷种过地,应该知道,即便是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收成也不同。”

不要小看广大农民的经验。

有时候,恰恰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能够轻易的避免很多的问题。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咱当年在村里的时候,村东头和村西头的地收成就不一样。”

“当时咱还纳闷,同样都是地,种子也都是一样的,怎么收成就会有差距。”

“今天听了乖孙的话咱明白了,原来地和地也不一样。”

“那辽东的地真的像乖孙你说的这么厉害?”